黨還醇的遭遇,可以說是明末政治腐敗的典型案例。
後金肆虐京畿的時候,身為良鄉縣令的黨還醇雖然剛剛上任,但也感覺到了危機,因此積極呼籲備戰。
可惜,良鄉計程車紳們並不熱衷。
後來他登門求告,人家見都不見他。
眼見著後金大軍漸漸迫近京師,黨還醇憂慮難安。
可他一個文官,又能怎麼辦呢?
後來孫承宗的手令和侯恪的文書,讓他覺得有希望了,滿懷欣喜地將耿如杞的大軍迎入了城中。
但是當後金開始攻打良鄉的時候,令人髮指的一幕發生了。
滿城士紳……全跑了!
士紳一跑,無知的百姓也跟著跑,導致城中的防守力量嚴重不足。
後金狂攻數日,良鄉岌岌可危。黨還醇也顧不得了,下令將逃跑人家的房子拆了。所得木石,全都運到了城牆上使用。
險死還生總算是守住了良鄉,按理說這個功勞大吧?
可回來計程車紳們不滿了。
看著被拆毀的房子,士紳們將黨還醇恨透了。
既然是士紳,自然就有靠山。
一時間告狀信不要錢地送入了京師,隨即就有官員彈劾黨還醇禍害鄉里、中飽私囊。
幸好有守衛良鄉的大功在,否則的黨還醇的下場可就不是調任那麼簡單了。
可即使如此,這個打擊還是讓黨還醇徹底爆炸。待他去了京師拜見侯恂和侯恪,經侯恂一番誘導,他的立場竟然比黃道周還要堅定。
“本官赴任之時,恩師曾經有言,但願諸君子為好人,不願諸君子為好官。其時本官不明所以,現在當真是痛徹心扉。這大明朝,沒救啦!從今以後,但有差遣,儘可吩咐。”
左夢庚大喜。
他現在軍事力量算是初具規模了,接下來要考量的,自然是行政力量。
都說打江山易,坐江山難。
偌大的河山要想治理好,就需要數不清的人才。
總不能把舊官僚拿來就用吧?
那和大明又有何區別?
而怎麼培養自己的幹部,怎麼接受新思想,這個過程遠比行軍打仗要麻煩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