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是,河西的地形是向內收束的。可供本軍展開的空間,極為有限。有再多的人,也不可能攻上去。
河對岸則不同。
山腳下就是一大片的平坦,目光所及,沒有絲毫起伏。
而且對岸的明軍人少,照顧不來那麼多的方向。
看到蒙古和八旗騎兵一起湧來,左永已經眯起了眼睛。
相比起阿敏,他雖然是個戰場新丁,但是卻擁有著非常厲害的戰場直覺。
他本能地感受到,自己要承受巨大的壓力了。
因此當後金騎兵突進到三百米內,遭受到地雷、絆馬索、鐵蒺藜干擾時,他果斷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騎兵的速度太快,此時不打,將會少三到四輪的射擊時間。
察喀喇在第四大隊開火的時候,心頭一喜,覺得這夥明軍肯定很弱。
火銃哪有這麼遠就開槍的?
可是隨即他就笑不出來了。
只看到數十個騎兵和戰馬紛紛嘶嚎著栽倒,竟然斃命於超遠射程的火銃之下。
火炮可以打兩裡有餘,火銃也可以打到三百步外,這夥明軍到底什麼來頭?
察喀喇和湯古岱來不及想那麼多,立刻下令讓騎兵分出數股,分進合擊,將馬速提升到了極致。
幾乎同一時間,後營和後金的火炮都將這片區域當成了打擊物件。
後營炮彈肆虐之下,後金的騎兵成片成片地倒下,殺傷效果著實令這些野獸膽寒。
第四大隊也有些亂了。
後金的實心炮彈砸入陣列,從前面滾到後面,所過之處,凡是被碰到的人,全都骨斷筋折,碾壓成碎肉。
即使靠近炮彈兩米之內的人,也因為炮彈砸地的衝擊波被掀飛。
實心炮彈不是沒有範圍殺傷能力,落地那幾下所產生的震動對人的殺傷也不小。
只這一波炮擊,第四大隊就陣亡了三十多人,傷了四十幾個。
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