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來的很突然。
就在崇禎做著聖君降世、中興大明的美夢時,臣子們爭權奪利、攻訐不休時,後金的大軍好似惡虎衝進了羊圈。
腐爛的九邊再也不是大明的屏障,如同青樓的大門一樣,任憑進出。
恩客還會給錢,後金不但不給錢,還要命。
十月二十六,阿巴泰、阿濟格偷襲龍井關,僅僅用了一個時辰,就破關而入。
與此同時,濟爾哈朗和嶽託攻破大安口。
裁汰兵餉的惡果在第一時間就出現了。
後金軍攻至漢兒莊時,左營官李豐澤率眾出城請降。
第二天,黃臺吉攻克洪山口,後金三路大軍全數入關。
三合屯哨卒立刻傳訊示警,朝野震動。
諷刺的是,左夢庚接到軍情的時間,甚至比朝廷還早了兩個時辰。
由此可見,明王朝的腐朽到了何等觸目驚心的程度。
面對數萬後金大軍破關而入的局面,崇禎方寸大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啟用孫承宗負責京畿防務。
但這個想法被王在晉、溫體仁、周延儒等人聯合反對。
理由是孫承宗垂垂老矣,久疏戰陣,不堪大用。
崇禎暫時按捺下驚惶,坐等好訊息傳來。
然後前線傳來的訊息太好了,好到整個京師都人心惶惶。
十月二十九日,最先得到警報的山海關總兵趙率教第一時間率領四千騎兵回援。
十一月初一,趙率教一路風塵僕僕趕到三屯營。沒想到的是,總兵朱國彥拒不開門。
無奈,趙率教只好悶頭趕往遵化,打算到了遵化一邊休整,一邊阻擊後金。
十一月初四,趙率教部抵達遵化外圍時,突遭後金軍阿濟格等部圍攻。
趙率教戰死,所部全軍覆沒。
第二天,遵化城陷落。
一連串的噩耗徹底打懵了大明君臣。
崇禎再也坐不住了,立刻召開朝會,商討對策。
侯恂看完了紙條,扔進火堆,等紙條完全燃燒殆盡後,方才起身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