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劉宗周認他為弟子,但要想做事,還是得找侯恂。
今天是休沐日,侯恂正好在家。聽到他來了,十分吃驚。
左夢庚摒退閒雜人等,把此行目的一說,侯恂也重視起來。
這就是實務官員的好處,有強大的決斷力。
就著地圖將整體態勢一看,侯恂立刻認可了左夢庚的判斷,並且洞若燭火。
“這個判斷,朝廷是不會信的。貿然說出,只會給你招災。”
這讓左夢庚十分舒心,終於找到了一個能夠跟上自己思路的人。
“你想做什麼?”
侯恂知道左夢庚不會無緣無故跑到京師來,就為了和自己說這些事。畢竟左夢庚是臨清協的軍官,即使後金真的打來了,估計也不干他的事。
左夢庚把自己打算參戰的想法一提,侯恂大搖其頭。
“不成,太危險了。韃虜兇殘,你部人少,一個不慎,只怕會全軍覆沒。”
左夢庚笑道:“正是需要若谷公運籌帷幄,我部才有騰挪空間。”
他的計劃非常簡單。
假如歷史不變,後金依舊入侵,那麼崇禎一定會下旨讓各地勤王。
而身為兵部侍郎的侯恂,就有了動手腳的機會。
左夢庚的計策是,到時讓侯恂自請外放募兵。
在這個人人避之不及的時候,如果侯恂主動站出來,崇禎百分之百會答應。
而侯恂得到了這個機會,給後營下調令也就理所當然了。並且後營會一直在侯恂的管轄之下,也不怕被別人給坑了。
侯恂當然不會干涉後營的作戰計劃,後營就能成為一支獨立自主的部隊,按自己的想法去作戰。
“若谷公請放心,敵我之勢晚輩盡收在心,自不會去做魯莽之舉。”
侯恂沉思片刻,發覺左夢庚這個計劃的可實施性非常高。而且有他罩著,別人想暗算都不行。
再說後金如果真的入侵,留在兵部,他這個佐貳官的壓力必然不小。
雖然申請募兵與後金鏖戰很兇險,但起碼不用擔責。
而且離開了皇帝的視野,自主權會大上不少。
他又哪裡知道,因為己巳之變,兵部尚書王洽成為了繼毛文龍之後的第二位背鍋俠。
王在晉去職後,王洽是怎麼當上兵部尚書的呢?
崇禎皇帝召叢集臣議事的時候,發現了王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