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的差距擺在那裡,是任何的謀劃都彌補不了的。
真以為八十萬對六十萬,優勢在我?
然後就直接A上去了?
誠然明軍的人數更多,可無法保證這些明軍裡有多少當人的。
說到底,假如後營參與到己巳之變中,其實是一支孤軍。
別看是在大明的土地上,但不會得到任何幫助。
諷不諷刺?
想想盧象升,就什麼通透了。
後營一共就三千人,想要硬撼後金數萬大軍……
給點武直、坦克、機槍先……
聽說要和後金作戰,在座的軍官們既是興奮又是忐忑。
但總體看起來,還是躍躍欲試的情緒居多。
只因為左夢庚在日常訓練的時候,沒少給他們灌輸後營和其他軍隊的不同。
而且後營的武器也確實很強大,多少增加了大家的自信心。
左夢庚召開這個會議,就是要上下統一思想,免得臨戰之時出現混亂。
“還是那句話,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如果各位不想將來回師的時候,士兵們的親人向你們詢問孩子去哪兒了,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所有軍官全都不禁打了寒顫,只要想想認識的鄉親父老攔路問人的場景,就沒有任何一絲僥倖和懈怠心理了。
當然,為了應對己巳之變,備戰工作也必須做好。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左夢庚點了張延的名。
“馬上大麥就要收割了,再過一個月小麥也該收了。你立刻聯絡本地各大家族,今年的糧咱們全要了。還要請城內的糧商幫忙從各地買糧,多多益善。”
一旦打起仗來,物資的消耗那就是海量。
左夢庚可不想自己的軍隊餓肚子,提前數月就開始籌備。
張延領命,對於完成任務信心滿滿。
臨清本地大族基本上都參與了左夢庚的生意,和他站在一條陣線上,所以糧草的準備難度並不大。
張延只是擔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