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東林黨人,姓周,臨清人,被閹黨害死於獄中。
幾個條件一出來,左夢庚立刻就知道周遊的身份了。
前太僕少卿周朝瑞之子,大名鼎鼎的前六君子之一。
對於周朝瑞,左夢庚的記憶裡還有印象。
記得那年大批廠衛衝進了周家,將所有的周家人都帶走了。周家被封,如今大門上還貼著封條。
隨後傳來訊息,周朝瑞的妻女不願受辱,選擇了自盡。
此事在臨清鬧的沸沸揚揚,人盡皆知。
卻不想,周朝瑞還有後人存活於世,還是左良玉救的。
仔細想想,周朝瑞被抄家的那一年,恰好是左良玉回來省親之時。
而他回到遼東後不久,就被提拔為了都司。
以往對於這一點左夢庚百思不得其解,現在看來,關節就在周遊身上。
另一個人的出聲,證實了左夢庚的猜測。
“思歸,稍安勿躁。這閹宦必有伏法之日,周少卿之冤必能昭雪。”
聽了侯恂的話,周遊居然安靜了下來。
為何侯恂對左良玉另眼相看,大肆提拔,源頭只怕也是因為這件事。
當初周朝瑞蒙冤入獄,周家覆滅在即,其他的東林黨人眼睜睜看著,卻無能為力。
應該是侯恂出面,找到了回家省親的左良玉,請他將周遊帶到遼東藏起來。
遼東乃四戰之地,危機重重,閹黨就算再勢大,也不可能跑到遼東軍中作惡。
換成一般人,窩藏欽犯,只怕膽子都嚇破了。
可左良玉不一樣。
他膽大包天不說,更有極強的賭博心裡。
他知道侯恂是了不得的大官,如果這次讓侯恂承了恩情,日後的榮華富貴少不了。
於是左良玉便答應了下來,悄悄將周朝瑞的幼子周遊帶離臨清,藏在了遼東軍中。
這個恩情可太大了,侯恂不可能沒有表示。
左良玉能夠飛速升官,根本不是孫承宗看中了他,而是侯恂在其中使了力。
這也能解釋的清,為何侯恂在面對左良玉的時候,那般和藹可親,從不倨傲威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