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每有一臺貝塔機器人被生產出來,就意味著有一個工人失去崗位。
大量的工人失業,必定帶來社會的動亂。
然而,各個公司企業卻無法不用貝塔機器人。
每用一臺貝塔機器人,就意味著製造成本下降一分。
競爭對手都在使用貝塔機器人,你不用,製造成本就會比對手更高,一旦對手降價,或者生產出質量更好的產品,那麼你的競爭優勢就會逐漸失去。
這就迫使所有制造企業,不得不使用貝塔機器人。
企業也不得不解僱更多的人工。
大量工人被解僱,找到米國工會,要求制止企業的惡劣行為。
面對大量企業裁員,米國工會很快站出來,措辭嚴厲的反對企業的行為,並要求企業不得無緣無故解僱員工。
然而大量企業都在裁員,又不是個別企業,貝塔機器人出現之後,工人已經不像原來那麼重要。
工會的聲音再也沒有像以往一樣好使。
眾多大資本家對政府施壓,米國政府始終無法下定決心,干涉機器人替換人工。
但工會也不是吃素的,兩個多月來,丟掉工作的人不計其數,很快匯聚成一股巨大的勢力。
儘管米國擁有高額的補貼,可相對於過去的薪資收入連三分之一都不到,很多家庭需要償付債務,失去薪資收入,直接陷入破產邊緣。
另外米國雖然高福利,但也同樣高消費,入不敷出的人來越來越多,高層的高福利補貼也壓不住了。
在工會的組織籌備下,全米國上演了一出前所未有的罷工潮。
所有米國境內的製造企業,凡是購買貝塔機器人替代過人工的,統統沒有幸免。
這兩個月來,所有的一線工人,乃至一些基層管理,都感到了巨大的威脅,工會組織罷工,他們一拍即合。
米國企業工人全線罷工,貝塔機器人替代的數量還不夠多,很多企業被迫停工。
所有的工人,穿著工裝,那些被裁掉的工人,也穿著自己的工裝,他們叫上自己的家人,走上街頭,遊行示威。
米國各大城市,鄉鎮,全都出現了大規模的工人示威遊行。
“我們要工作!我們要生存!”
“拒絕貝塔!打到谷鴿!”
“還我工作!”
“老拜滾下臺!支援哈迪!”
示威者喊著諸多的口號,此次全米國參與遊行的人超過四千萬人,平均八個米國人,就有一個參與遊行,聲勢之浩蕩,響徹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