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二哈只是一個開始,好不容易得到了新裝置的迪恩當然不會只滿足於檢測一隻螃蟹。
確認裝置沒有什麼問題以後,他瞬間點燃了研究的熱情,從身旁的卡娜開始,把魔寵們一隻一隻的拎上去進行了檢測。
隨著魔寵的不斷更換,檢測裝置上那道魔法陣的光芒接連亮起,迪恩在操作檯旁等候著,一見到新的影象出現,就使用記錄功能,把那些五花八門的“場“影象給儲存下來。
因為能聽得懂命令,所以魔寵這邊的檢測普遍都進行得非常順利,迪恩沒怎麼費心,就收集到了魔寵們的“場”模型。
比較麻煩的還是種獸那邊。
跟只需要提取到血液就可以進行檢測的血液分析裝置不一樣,新的檢測裝置需要種獸本獸到場。
它們的配合度可就遠遠比不上魔寵了。
好在籠子的存在不干涉魔法陣執行,迪恩連獸帶籠的搬上去,也可以得出結果,不然事情還會變得更加麻煩。
不過就算這樣,他也是找了卡娜幫忙,廢了很大功夫,才完成了種獸的檢測。
等到所有“場”影象全部收錄完成以後,迪恩把種獸和魔寵們送回到原處,自己一個人坐在裝置旁邊研究了起來。
完整的“場”模型,比起殘缺版要複雜了許多,他找出之前留下的記錄,對照著新裝置裡儲存的模型,將兩者不同的部分,也就是檢測之後由精神力和靈魂這兩方面填補上去的“場”,進行了拆分。
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因為迪恩覺得,既然肉體所檢測出來的“場”是固定的,那麼根據“三位一體”理論,精神力和靈魂決定的“場”,肯定也是固定的。
因而可以判斷,這三種元素,在“場”的構成中是有一定規律的,那麼它們對“場”的影響,大機率也是如此。
如果把它們拆解出來,說不定能發現點什麼東西,或許可以成為他了解“場”的一種手段。
所以抱著這種念頭,迪恩找出之前繪製的影象,對照著進行了拆分。
這是一個相當耗費精力的大工程,所以為了覆蓋到各個種族,迪恩只在每個種族中選擇性的挑選了幾份樣本出來,進行了嘗試。
拆分的時候,因為“場”的原理還不明確,他也不知道那些複雜的紋路,以及漂浮的不明物到底代表了什麼,所以迪恩只從影象入手,純粹用眼睛去判斷,把兩者之間的差異給描繪了下來。
忙碌了一個多小時以後,平面影象和立體影象的拆分圖被分成兩摞,擺放在了他的面前。迪恩按照不同的種族,以及選育方案進行分類,整理出了幾疊資料。
其中,最有價值的幾份樣本,是能夠組成選育方案鏈的種獸和魔寵們所提供的“場”模型。
首當其衝的,就是詭影娃娃。
進行了簡單的拆解工作以後,迪恩能夠很明確地辨認出來,中間代種獸的“場”中,有一部分可以說是與前代種獸的“場”一模一樣。
只不過相比起前代種獸來說,它們的“場”要更加規律,或者說更精簡一些,那種雜亂無章的感覺也減輕了許多。
最重要的是,更加貼近詭影娃娃的“場”模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