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早上大查房。還沒有走出辦公室,院長徐桂東來了。身後還隨者一位長相英俊年輕人。
徐院長是醫院法人。張海這個主任也是經過他同意才提拔上來的。見到徐院長親自來,張海當然是笑臉相迎。
徐桂東說:“小張啊,最近李主任去進修了,你這個副主任有什麼感覺。”張海說:“就是人手少,壓力大。”
徐桂東哈哈笑起來,說:“壓力大了好啊,沒有壓力哪有動力。年輕人就是要有些壓力才好啊!”
張海點頭說:“徐院長說的是,我們普外科一定要化壓力為動力,爭取為醫院創造更多效益。”
徐桂東很滿意,說:“當時提拔你當普外的副主任,好多人反對,說年輕資歷淺,我說年輕人好啊,青春有活力,就應該給年輕人一個機會嗎!現在李主任不在,你可要珍惜這個機會,好好幹,做給他們看看。”
張海連連點頭,說:“一定不會辜負醫院領導的期望。”
徐桂東說:“知道你們普外最近缺大夫。今天給你們送來一位。”年輕人走過來,大方對張海點點頭說:“張主任好。”徐桂東對年輕人說:“好好跟著張主任幹,我還有些事,先走啦。”
張海馬震濤等一眾人把徐桂東送出辦公室,而後又目送他離去。回到辦公室,張海對新來的大夫說:“自我介紹一下吧!”
年輕人說:“我叫徐仁利,清寧醫學院畢業,在院辦幹過一些時間,今後在咱們科室工作,希望大家以後多多關照。”田萍帶頭鼓掌,辦公室裡響起噼裡啪啦的掌聲。這是對新大夫的歡迎。
田萍問:“徐院長親自送你來,你的面子好大啊,你與徐院長是親戚嗎?”年輕人說:“他是我爸。”
徐仁利的語聲不大,但所有人都聽到了。張海不動聲色,顯然他早已知道對方身份。
查房到十一床的時候,骨外有個病人會診,張海就過去了。接著由孟大夫領著眾人繼續查房。
十一床是個闌尾術後患者。孟大夫就問徐仁利:“徐大夫,你能告訴我們闌尾炎的診斷嗎?”徐仁利想了半天,臉憋得通紅,說:“這個,這個我回去再找找書。”
闌尾炎診斷應該是個簡單問題,而且是個重要的簡單問題。作為一個當大夫的,不知道闌尾炎的診斷,連一條也說不出,的確讓所有護士與大夫大跌眼鏡。
孟大夫問鄭好:“鄭好大夫說說闌尾診斷吧!”鄭好說:“闌尾炎包括急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急性闌尾炎的確診依據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有轉移性右下腹疼痛病史,可以伴有或不伴有噁心、嘔吐等上消化道症狀,可以出現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2、體檢時右下腹麥氏點通常有固定壓痛;3、輔助檢查主要是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血常規提示白細胞計數升高或者中性粒百分比升高;影像學檢查中B超可以提示闌尾腫大,或者透過B超檢查排除肝膽系統疾病以及泌尿系統疾病,在女性患者通常還需要行B超檢查排除子宮附件疾病,透過以上檢查才可以確診急性闌尾炎。而對於慢性闌尾炎,通常是由急性闌尾炎演變而來,患者病史、症狀和體徵均不是特別典型,確診需要依賴鋇劑灌腸。”
孟大夫聽後點點頭,說:“這個問題對我們大夫很重要,因為這是個常見病多發病,希望大家一定要牢記。臨床會經常遇到的。”
查完房開完處方,接著要給術後的患者換藥。孟大夫吩咐鄭好、田萍與徐仁利去給十六床手術病人換藥。換藥時候,徐仁利與病人消毒竟然是從外周向中間消毒。田萍指出對方錯誤說:“錯了,無菌傷口消毒應該是從傷口中心向四周消毒。”
說完搶過鑷子,夾起碘伏棉球給徐仁利演示。徐仁利臉變得通紅,說:“哦,是嗎,我知道了。”
回到辦公室,張海已經回來了,他對徐仁利說:“下午有個消化道腫瘤病人手術,你準備準備,與我一起上臺。”
張海走了以後。馬震濤頗有些酸意地說:“小徐啊,我這來醫院都五年了,去年因為普外缺人,我才被允許上臺。你這剛剛來到,就能上手術檯,真是比我們幸運多了。”徐仁利說:“上手術有什麼好。我還真不稀罕。”
馬震濤、田萍、常伶伶與鄭好幾個人面面相覷。作為一名大夫誰不希望自己的水平快快提高,成為一名技術高超的大夫呢?這位徐大夫的話讓他們感到意外。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無論徐仁利對張海的特殊關懷與照顧怎樣的不屑一顧。張海還是堅持不屑的讓徐仁利不錯過任何一臺手術。無論是小手術還是大手術。徐仁利很快就能在張海的監護下,做一些比如闌尾一類的小手術。
月末發工資,孟大夫當著張海的面說:“這也太過分了,我的肺都快氣炸了,幹了這麼多年了,才發一千多的工資,小徐才幹了幾天啊,就領兩千多。這還有沒有標準。”張海淡淡地說:“工資的事情,是財務科定的,你埋怨也沒有用處。我也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