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好點點頭說:“嗯,你說的有道理,這裡肯定會是重點,人的一切生命活動,都需要氣,所謂人活一口氣嗎!中藥裡面很多重要藥物都是補氣的。”
時誠信說:“枸杞,熟地嗎?”胡凌風說:“你說的那是補腎的。”
鄭好說:“補氣藥是人西黨太黃。”時誠信說:“什麼意思,什麼人西黨太黃,我怎麼沒聽說過?”
鄭好解釋說:“這是五種補氣藥的頭一個字,人是人參,西是西洋參,黨是黨參,太是太子參,黃是黃芪,它們都是補氣藥,為了方便記憶,就記準每味藥的頭一個字,合起來就是人西黨太黃。”
時誠信恍然大悟,說:“哦,我明白了,你們知道嗎,我賣的膏藥裡面就有人參。因為有人參這味名貴中藥,所以治療效果才比較好。”
胡凌風不耐煩地說:“得了得了,你的膏藥也就騙騙外行人,對於我和鄭好這樣的專業人士,你就不要關公面前耍大刀,魯班門前賣斧子了。
膏藥是止痛的,加麝香冰片可以透骨引藥到達骨髓。加桑枝、海風藤、桂枝、紅花可以活血通絡祛風溼止痛。你加人參幹什麼,你因為藥物越貴就越好嗎,要對症用藥你知道嗎?”胡凌風敲著桌子說。
時誠信碰了一鼻子灰,不再自討沒趣。
鄭好說:“剛才問題的答案已經找到,我讀一讀,你們看還有沒有要補充的。”胡凌風說好。
鄭好拿起書讀道:“人體之氣是指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氣的生成來源有二:一為先天精氣。二為後天精氣。氣的生成有賴與於全身各臟腑組織的綜合作用。
氣與肺、脾胃、腎等臟腑關係尤為密切。
肺為氣之主,是人體內外氣體交換場所。透過肺的呼吸作用,吸入自然界的清氣,撥出體內濁氣,保證自然界清氣源源不斷地進入體內,參與人體新陳代謝活動。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主運化,胃主受納,透過脾胃的生理作用,將水谷化為精微,為氣的生成提供物資基礎。
腎藏精。這種精氣為元氣之根,五臟六腑之本。腎主納氣由肺吸入的氣必須降至腎,這樣才能保持呼吸的順暢和深度,從而能保證體內和體外的氣體能夠正常交換。”
聽鄭好讀完以後,胡凌風說:“嗯,就是這樣,已經很完整了,時誠信你負責把這些整理到筆記本上,我們一起背誦下來。”
時誠信睜大眼睛,說:“這麼多,又是肺,又是腎,又是脾胃,都記下來嗎?”
胡凌風說:“當然了,要一字不漏的背誦下來。”時誠信直撇嘴,說:“這也太難了吧,亂七八糟,都不知道說的什麼?”
鄭好說:“其實這些論述的意思是,氣對於人體是十分重要的,與氣關係最密切的有三個臟器,它們是肺、脾胃、與腎。
肺是主氣的,一旦肺出現問題人就會出現憋喘,脾胃是生成氣的,是氣的爸爸媽媽,脾胃有問題,氣就會生成不足,人就會乏力沒有勁。
腎是納氣的,一旦腎氣虛,人就會吸氣時吸不到底的感覺,呼吸就會比較表淺。”
時誠信說:“你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不過中醫太不科學了,人家西醫腎不就是個排尿的器官嗎?腎和呼吸有屁關係。”
胡凌風說:“你說錯了,中醫的腎就是這樣的,從黃帝內經到現在一直是這樣的功能,只是西醫傳進來以後借用了中醫的腎這一稱呼。實際西醫腎與中醫腎根本不是一回事。”
時誠信說:“中醫理論也真夠落後的,從皇帝內經到現在都沒有進步。”
鄭好說:“沒有進步難道就是落後嗎,黃帝內經時期的人的生理結構和現在有什麼區別嗎,那時候的太陽和現在的太陽不都是東昇西落嗎?難道這些都落後了嗎,不變的就是落後的嗎?”
胡凌風說:“西醫昨天告訴你這種病該這麼治療,可是明天科學進步了,又告訴你不應該這麼治療,要那麼治療,再過段時間,科學又進步了,那麼治療不對,又要這麼治療。可是人沒有變化,病沒有變化,治療手段卻不停變化,那麼原先的治療豈不就是錯誤的治療,接受西醫治療的那些人豈不是成了科學的試驗品。這樣的醫學怎麼能叫科學呢?”
時誠信說:“有道理,經你這般一說,好像中醫更科學一些。”胡凌風說:“那就廢話少說,我們接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