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新中醫時代> 第二卷 在農村 214 上山採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在農村 214 上山採藥 (2 / 2)

鄭好說:“現在我已經是病人了,死活你看著辦唄。”謝彩霞咯咯笑了,誇獎說:“真乖,這樣吧,治病要從傷害最輕出發,從質優價廉出發,最後從民族感情考慮,喝中藥吧。”

鄭好說:“只要治好病,怎樣都行。”

謝彩霞開出處方,說:“先用桔梗與甘草。這兩樣藥可以祛痰,可以治療嗓子不適,還可以治療咳嗽。”

鄭好高興地說:“那真是一舉三得。”謝彩霞說:“可是你還有吐黃痰,嗓子疼,熱像較重,雖然生甘草有清熱作用,僅僅甘草,怕是力量要弱一些,再加二十克金銀花吧,金銀花清熱作用特好。”

鄭好說:“行。”謝彩霞轉回身去拉藥櫥說:“先拿這三樣藥吃吃看。”鄭好說:“聽你的。”

抓完桔梗與甘草,再去抓金銀花時候,謝彩霞對鄭好說:“哎呀,金銀花沒有了。”鄭好說:“那怎麼辦,去鎮上買嗎?”

謝彩霞說:“我們山上就有,乾脆一起去山上採摘吧。”鄭好說:“現在嗎?”謝彩霞取出一個提籃,說:“雖然現在大部分地方花期過了。但我知道一個地方,那裡生長的金銀花花期晚,應該還有,走,現在就去。”

謝三拉出正在家裡吃飯的柱子,指著謝彩霞與鄭好遠去的背影說:“你老婆跟著鄭好上山了。”

柱子瞪了謝三一眼說:“鄭好是我的好兄弟,不要是說與謝彩霞一起上山,就是一塊下河,我也不會介意的。”

謝三豎起大拇指,陰陽怪氣地說:“你這綠帽子戴的挺舒服呀!”柱子一拳把謝三打倒在地。說:“小人。”

謝彩霞領著鄭好一路向北,在水庫大壩附近陰溼處,她指著一種翠綠的小草,讓鄭好看。

鄭好看到這種草有著長而細的葉柄3片,花苞特別長,開白色的小花。

謝彩霞介紹說:“這種小草就叫半夏。五月半夏生,正是夏天過了一半時候,半夏就是根據其生長時節而命名的。”

說著她把半夏拔出說:“半夏的藥用部分是它的根莖,圓圓的,猶如小芋頭,所以,老百姓又叫它野芋頭、老和尚頭。”

鄭好說:“半夏味辛辣,粉嗅之嗆鼻,嚼之發黏。生半夏有毒,中毒症狀為口舌麻木,胃部不適,口腔咽喉及舌部燒灼疼痛,腫脹、流涎、噁心及胸前壓迫感,音嘶或失音,呼吸困難,痙攣甚至窒息。所以,民間又稱半夏為蠍子草。”

謝彩霞說:“對,你記得沒有錯,半夏是有毒的。”

鄭好說:“中醫認為生薑、蛋清、白蜜、甘草等可解半夏毒。據說,近代寧波名醫范文虎曾治療一位小和尚,因為嗓子啞來看病。小和尚以手指著喉嚨與胸口,一副很痛苦模樣。

陪同來診的和尚說他誤吃半夏中毒。醫生就以生薑3錢、白蜜2匙煎湯服之,3服而瘥。”謝彩霞讚道:“鄭好你知道的真多,鄭好說:“這是在你給我中藥書上看到的。”

謝彩霞點點頭說:“你記憶力挺好,為了怕中毒,藥房使用的半夏,都是經過用生薑、明礬等炮製加工過的半夏,處方名制半夏、法半夏。”

謝彩霞對藥材的生長環境十分熟悉,她如數家珍的告訴鄭好,龍山到處是寶。有補腎的地黃,就生長在水庫上方向陽的山坡上。

說著她領著鄭好順著大壩向上,到了半山腰,指著旁邊開著暗紅喇叭花一樣的植物說:“呶,這就是地黃,在眾多的中藥之中,它們經常被用到,作用很大,可是一點也不嬌生慣養,耐寒、耐旱比起種的莊稼可要瓷實許多。”

又走出一段路,謝彩霞指著石崖旁邊一簇植物,說:“你知道這是什麼嗎?”

鄭好見這些植物高約三十到四十厘米,纖細而長,下面綠綠的葉子像是竹葉,上面對開著紫藍色的小花。在山風裡微微搖擺。

鄭好說:“這是什麼,我猜不出來。”謝彩霞說:“這是遠志,它可以祛痰開竅,養心安神。好多老年人平時咳嗽多痰,睡不好覺,老是失眠就可以用它熬水喝,效果很好。”

鄭好說:“你知道的真夠多的。”謝彩霞說:“你經常跟我上山,慢慢會熟悉的。”

他們順著陡峭山路繼續向上攀登,快到山頂時候,在一片向陽山坡處開滿了白色或是淡黃色的小花,謝彩霞指著這些花說:“這些都是金銀花。”

鄭好感嘆說:“真多啊,應該有半畝多。”謝彩霞說:“雖然多,但是大部分都已經開了花,效果不好,要採摘那些含苞欲放,似開未開的花,這些花葯用價值高。”

很快他們就採滿了提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