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新中醫時代> 第二卷 在農村 123 做農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在農村 123 做農民 (2 / 3)

說完她把包塞到鄭鐵山手裡,轉身抱著孩子走了。看著對方消失的背影,鄭好感覺心中暖暖的。

鄭鐵山承包了大約有七畝地。其中有三畝地在龍山腳下。四畝地在平原。飯後鄭好跟著鄭鐵山去熟悉了他們包的那份山地。

這些地在龍山下,這兒一塊,那兒一點,零零散散。中間或是有巨石,或是不能填平的壕溝。很多地方不能開墾。

地也比較薄,一钁刨下去,往往就可以碰到地下的石塊。由於地不好,實際應該有六畝多,但戶主這些地只要了三畝的租金。

鄭好看到地頭上一堆堆的大小石塊,他知道那都是父親的功勞。

鄭鐵山指著這一大片地,對鄭好說:“這幾個月好好整了整,把地裡的碎石都收拾乾淨了,開春深翻一次,撒上肥料。種上花生,明年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吃上自己種的莊稼了。”

鄭好看著眼前好大一塊地,心中感覺無比興奮,這就是他們的希望啊。

看完山地,他們又來到租種的平原地。平原地四畝,但是不集中。

其中一塊在村子最南邊,大約兩畝,離他們住的地方大概四里路。他們首先來到這塊地邊。

鄭鐵山說:“這塊地用水不方便,最近的水井大概有一千五百米。明年春天只能在這裡種些花生和地瓜,這兩樣東西比較抗旱。”

鄭鐵山小時候農村種過地,知道水對於莊稼的重要性。鄭好對此卻沒有什麼概念。但是,在以後的歲月裡,他將深刻的瞭解到,水是農業的命 根子。

第二塊地離村子較近,在一道大溝裡,旁邊高壩上就是龍山河,冬天整個龍山河都被凍上了。

龍山的村民把溝裡所有地統稱溝地,鄭鐵山在這裡種了一畝麥子。這是所有地中最好的一塊。不僅僅是離龍山河較近,旁邊十多米還有一口深井。

鄭鐵山在這裡種上麥子是合適的,因為麥子是喜水的農作物。正是初冬,幾乎所有植物都已經凋零,唯有麥苗從土裡頑強長出。

看著這一畦畦整齊的麥苗,綠油油地在寒風裡微微擺動,生機盎然。鄭好心中充滿了驚喜。

鄭鐵山指著這大塊的麥地對鄭好說:“等到明年芒種過後,這些麥子就可以收割了。收割後這裡可以接茬種上玉米,這塊地我們可以種上兩季莊稼。”

鄭好問:“玉米也不耐旱嗎?”鄭鐵山說:“對,玉米的生長也需要很多水澆灌。”

還有幾分地離他們住的地方僅僅有幾百米,開門就可以看到。而且緊貼著龍山河。

鄭鐵山說:“這塊地是你天明哥給我們的,沒有要錢。明年開春,在這裡我們種些常吃的蔬菜瓜果。”

鄭好想到再過幾個月就可以吃上新鮮的蔬菜水果,心中十分激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