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舒不曾招惹過介子期,他更願意相信,介子期是因為初登藏劍峰,太激動了,在無意中蹬了那一腳。
登上藏劍峰之後,白舒才發現藏劍峰上面的確是有幾個太虛觀的弟子,其中一個身材高大,面相憨厚的大漢走上前來,對白舒道:“你沒事兒吧?”
白舒雖然年齡不大,識人卻是極準,便覺得這大漢多半是憨厚老實之人,他倒是願意和這種人打交道,當下白舒回答道:“沒事兒的,勞煩師兄掛心。”
那大漢點點頭,沒有說話。
白舒對那大漢感激一笑,隨即觀察起了藏劍峰上的情形。
藏劍峰上荒草叢生,碎石嶙峋,全沒了莫淵後山那種春意盎然的感覺。
峰上有一石柱,直插雲霄,石柱之下,是一處昏暗的洞口,似乎這整根石柱,都是一座石塔,而這個黑黝黝的洞口,就是這石塔的入口。
這藏劍峰雖然雄偉,卻也看不出有什麼異處,又如何能被稱為太虛的禁地呢?
白舒雖然不解,卻也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
他轉過身去,回看莫淵山的方向。
藏劍峰勢高,從白舒所站的位置往下面看去,莫淵山上滿眼是綠色,淵中白雲翻滾,與滿山的綠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彷彿那裡就是,人間仙境。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陣陣寒風吹過,白舒覺得心中暢快極了,他甚至還想對著那深淵喊上幾聲。
但白舒一是不想出風頭,二是不想影響到其他參加試煉的弟子,也只能摸摸鼻子,惺惺作罷了。
一共九十六人參加這場試煉,但最終透過的人,算上白舒,一共也只有七個人,這七個人中,還有兩名女弟子。
這七人分別是:白舒、介子期、介子渝、鍾雨微、樊躍、胡九章和巫少白。
剩下的八十九人,要麼是沒有膽量上前,要麼就半途放棄或是失敗,唯有白舒等七人透過了試煉。
這晚白舒回到了竹舍,見到楊孤城的時候,他正蒙在被子裡呼呼大睡呢,白舒知道,這是楊孤城極度失望之下的減壓行為。
等到第二天白舒收拾好東西將要離開這間竹舍的時候,楊孤城才拉著白舒的手臂說道:“我昨天問過了,修煉到破虛境,也可以進入內門,等我入了破虛,就去找你,你在裡面等著我。”
白舒看著楊孤城那頗為瘦弱的身軀和他堅定的眼神,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沉默片刻,才拍了拍楊孤城的肩膀道:“好,我等著你。”
隨後白舒便出了竹舍,與其他六人匯合,等著觀主的傳見。
這些外門弟子也知道從此以後便和白舒等七人是兩個世界的人了,又得知他們還能得到觀主傳見,話裡話外,都滿是羨慕的意味。
介家兄妹長於交際,同他們告別的人,也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