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距離下半場開場哨響還不到三十秒!
電視臺剛剛播完廣告切回比賽現場,大部分解說員們都還在分析上半場的情況,因為下半場兩隊都還沒有做出換人調整,所以也不需要重新介紹陣容。
可就這個時候進球了!
客場作戰的中國隊再度給日本一記當頭棒喝!
球場裡,日本球迷們鴉雀無聲,只有部分遠道而來的中國球迷在縱情狂歡。
“球進了!球進了!下半場剛剛開始!這才剛剛開始,中國隊,齊策進球,領先日本隊!”劉建紅抑制著激動之情,大聲說著:“上一次我們戰勝日本隊已經是十幾年之前!但是我們要知道,那一年同樣是日本隊首次闖入世界盃的一年,在那之後,日本隊再也沒有缺席過任何一屆世界盃,包括今年的南非!換句話說,那是我們戰勝了崛起之前的日本足球而已,現在,戰勝對手的機會再次來到中國隊手上,我們能把握住嗎?”
他的聲音擲地有聲:“至少,我們看到了希望!因為我們有齊策!”
劉建紅的看法是網路上普遍的觀點。
這場比賽吸引了很多國內觀眾,儘管東亞杯在世界上影響力有限,但國內還是蠻看重這項賽事的,別的不說,光是中日韓之間的直接較量,就是中國球迷很感興趣的話題。
而且……經過賽事日趨發展和成熟,日韓對東亞杯的態度變成了練兵性質,雖然這麼說有點可悲,不過事實上就是,在這項賽事中,中國隊還是有點競爭力的,說不定就能壓著日韓拿到冠軍。
大小也是個冠軍啊!
齊策來這裡的想法就是如此,他想拿下一個冠軍,不留遺憾,以後沒特別必要的話就不踢這賽事了,畢竟影響歐洲聯賽。
梅開二度。
日本球迷們不得不承認,齊策這兩球踢的著實精彩。
第一球是邊路的任意球直接破門,第二球則將齊策大部分強項都展現的淋漓盡致,先是判斷球的落點,然後跑到落點和身體素質出色的田中斗笠王拼身體;然後停下球,做給隊友,反身衝刺,用爆發力甩開田中斗笠王。
最後在禁區內冷靜的扣過了飛身上搶的內田篤人,一腳射門繞過楢崎正剛,打進球網。
這是一個全能前鋒的最佳體現!
拿球,護球,做球,衝刺,跑位,假射,終結。
一氣呵成!
當然,隊友也值得讚揚,沒有和齊策配合過幾次,卻很好的領會了齊策的意圖,馮霄霆的長傳,郜霖的做球,都找到了齊策。
進球后的中國隊開始退守,這不丟人,即使徵召的都是國內聯賽球員,但日本隊的實力還是要在中國隊之上的,而且日本足球的風格本身就是控球。
在控球率上面,國足肯定比不過對手,乾脆也就不去爭奪控球權,安心打防守反擊。
踢這種個性鮮明的球隊就是一個好處,因為對手的踢法太明顯了,你就知道自己該怎麼踢,防守,反擊!
這也是日本和韓國的區別,韓國足球不打控球,踢法比較模糊,在亞洲也算是身體素質不錯的,就拼身體,然後硬實力確實比國足強,於是國足就很少贏對手。
而日本這種踢法,用身體去破壞,有的時候經常能拼到一場平局。
國足踢日本不勝很多,不過實際上平局也不少。
一撥又一撥的控球,日本隊細膩的技術幾次差點就撕開中國隊的防線,不過在臨門一腳上,日本隊始終差一口氣。
岡崎慎司是個不錯的前鋒,他的能力算是在日本本土前鋒中拔尖的,不過他的進球效率其實並不高,他更多的戰術意義是在於前場的破壞,這倒有點像韓國球員,瘋狂跑動,體能充沛。
下半場六十八分鐘,日本隊首先換人,高中鋒平山相太登場,替換下了岡崎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