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國內聯賽已經退出了冠軍爭奪行列,球隊下賽季也可能繼續削弱實力的情況下,如果不在夏季轉會離開,這賽季的德國杯可能是最好的機會。
即使下賽季離開,這賽季如果能拿到冠軍也能為自己謀求一份更好的合同或者去處。
馬泰森就更是如此。
這名荷蘭後衛今年已經29歲了,作為一箇中後衛,這是他最後抓住巔峰的機會,這場比賽他踢得十分勇猛。
而他也承擔了後防線上很大的責任,也是約爾主要負責防守齊策的一員大將。
每次齊策拿球,這名中後衛就主要負責破壞齊策的腳下球,而他的位置則會由後腰德梅爾回撤補防,這個策略開場還是非常成功的。
馬泰森比德容身高更高一些,身體素質也更好,防守意識,技術更加出色,可以是一個能力比較平均的後衛,硬要說的話就是注意力偶爾會不集中。
這樣的後衛似乎比較容易防守齊策?
是的,在荷甲的時候齊策就是如此,如果有一個能力比較平均的中後衛,速度又比較快的話,確實如此,面對奈梅亨的維斯格霍夫時候就是如此。
但是現在已經不一樣了。
人可不是一直原地踏步的,或許有些人是,但齊策並沒有這麼做。
體能,力量,速度,這些都和在荷蘭時候有了比較明顯的成長,這和技術屬性不一樣,是看不太出來的,只有真正在場上踢的球員才能感受到。
馬泰森現在就有這種感覺。
他發現自己其實很難追上齊策,齊策的跑位不僅很賊,而且很快,他的啟動速度是馬泰森完全追不上的,也就只能靠經驗和站位來預判齊策下一步可能的動作。
這樣的防守姑且也算是有效,面對馬泰森,齊策在二十分鐘有一次非常關鍵的突破,接應羅伊斯的傳球后,齊策一個背身讓球全速啟動,突入底線附近的,馬泰森在禁區內冒險放鏟才堪堪將球踢出底線。
這是經驗的勝利。
面對齊策,馬泰森發現他只能用這種經驗來防守齊策,因為齊策太快太靈活了,自己雖然不是什麼高個子中衛,但如果要遵守約爾的盯人戰術,他還是很吃力的。
如果這個時候德容在有多好!
馬泰森搖搖頭,想起了他那國家隊的硬漢隊友,與其說他馬泰森這種能力均衡的後衛來防守齊策更好,不如說那種鬥志昂揚,身體硬朗的鐵血後腰才更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