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而卻是問道:“十一郎如此才情,今年參與科考麼?據說今年可又是歐陽公大人主考!”
歐陽修主考可謂是寒門學子的福音,例如,若是換了王矽主考,寒門學子則難以入榜……
再者,歐陽修在嘉佑二年主考的時候,可是誕生了中國一千多年科舉之中最為耀眼的一屆學子——蘇軾、蘇轍、張載、程顥、程頤、曾鞏、曾布、呂惠卿、章惇、王韶。
這十人便是奠定了大宋文化與文明的嘉佑十子!而這十人便都是歐陽修於嘉佑二年主考時錄取的!
可惜,崖山之後再無中華……
辛羸收起那些複雜的情緒,微微一笑:“族長讓我準備兩年後的科考,而且,我也並沒有參加鄉試,自然沒資格參加三月初十的省試,就更別說之後的會試了……”
大宋科舉基本上還是沿襲了唐朝時候的模樣,分為鄉試、省試、會試,依然設有進士科、明經科、九經、五經、三史等科目,不像後來的明清,直接將明經科等全部廢除,只剩下了進士科。
“那制科呢?制科不受三試影響,前年大蘇小蘇兩位學士便參與了制科考試,尤其大蘇學士可是入了第三等,為‘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實為我輩楷模!”
辛羸有些無語,時間是個多麼恐怖的東西啊,年少時事事推崇蘇東坡的沈括,可會知曉,再過十多二十年,就是他自己把蘇東坡往死裡面整的?
而且,這所謂的制科就是個玩笑好不好?
老年的蘇東坡被貶到黃州的時候,就曾經自嘲:“當年應制科考試,成績甚優,於是飄飄然自以為真的可以‘直言極諫’了,殊不知諫一回滅一回,如今滅到黃州涼快來了……”
“暫時沒有這個打算,等明年再說,至於今年,家中事太過繁瑣,必須處理一番,倒是存中兄,你是考進士科,還是明經科?!”
所謂進士科大約就相當於後世的文科生了,而明經科是約等於技術人才的,沈括這個未來的大科學家,應該是明經科吧?可是,北宋這時代,明經科的前途其實並不好……
後來能混到三司使的沈括,難道是從艱難無比的明經科殺出去的?!
沈括聞言卻是笑了,笑得有些尷尬:“自是進士科,雖然括的確喜愛明經科,可為前途計,只能考進士科了。”
對此,辛羸也不多說,只是笑了笑,道:“存中兄加油!”
說完這句話,辛羸就尷尬了,加油這個詞兒……真特麼尷尬!
豈料,沈括卻沒有絲毫意外,而是大笑起來:“恩,與君共勉,十一郎也加油!”
聽到沈括說出加油這個詞兒,辛羸無比凌亂,呆滯的看著沈括:“存中兄不覺得‘加油’這個詞兒有問題?!”
沈括微微皺眉,細思了一會兒,道:“此詞不是出自諸葛武侯的為長明燈加油麼?而後,加油一詞慢慢的就演變成了如今的勉勵之意……難道真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