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義沉聲道:“陛下,臣有重要事情要向您奏稟,還請屏退旁人。”
李弘遲疑了一下,揮手道:“除了竇副總管,其他人都退下吧。”眾太監宮女齊齊應了一聲,魚貫離殿。
李崇義望著竇文鳴,面有疑慮,李弘催促道:“李尚書,有話可以說了。”
李崇義卻不開口,道:“臣所奏之事甚大,請陛下讓竇副總管也退下。”
李弘不悅道:“竇副總管是朕之心腹,你有什麼話儘管說來,不必顧忌。”
“陛下,臣要說的事與先皇有關。”
“那就說啊,朕還忙著處理政務呢,你再不說,就退下吧!”
李崇義嘆了口氣,只得說道:“陛下,您知道不良人嗎?”
李弘眉尖一跳,道:“朕聽人提過,只是找先皇問起時,他總不肯告訴朕。”
李崇義沉聲道:“陛下,不良人是皇室暗衛,執行的是最隱秘的任務,一向不為外人所知。”
李弘哼了一聲,道:“是啊,不為外人所知,你卻知道,朕這個皇帝卻不知道。”
李崇義忙道:
“陛下有所不知,先皇一向不喜不良人,很早便想解散不良人,因種種原因,沒有成功。他希望從您開始,朝廷不再設不良人,所以才沒有告訴您。”
李弘哼了一聲,道:“既然如此,你現在又為何要告訴朕?”
李崇義臉色一沉,道:“不良人共有四支,除了先皇手中一支,另外三支原本在鄭王、魯王和韓王手中。”
“泰山行宮之事後,陛下收回韓王和魯王手中的兩支不良人,分別給了周王和殷王。”
李弘怒道:“什麼!先皇是不是病糊塗了?幹嘛給他們也不給朕?”
李崇義嘆道:“陛下,這是先皇的一片苦心吶,他分別召見兩人,讓他們將來輔佐於您,這才將兩支不良人交給他們。”
李弘更怒:“輔佐?那你說說,今日朝會之上,他們有沒有輔佐朕?”
李崇義苦笑道:“今日朝會的情形,確實讓臣始料未及,周王似乎已被太后拉攏,殷王不知為何,也沒有站出來支援您。”
李弘忿忿道:“先皇太沒眼光了,武承嗣是母后侄子,當然會幫著母后了!”
李崇義沉默了一會,道:“先皇應該有他的考慮吧,不過臣以為陛下您也有責任。”
李弘驚怒道:“朕有什麼責任?”
“先皇曾多次讓您與周王親近,甚至讓您和他同娶劉家大女和二女,可據臣觀察,您從沒有去拉攏過周王,他自然會被太后拉攏。”
李弘吶吶不語。
東宮不少大臣也勸他拉攏武承嗣,但因為怕惹自家愛妃生氣,他嘴上答應,卻從無實際行動。
李崇義嘆道:“若周王站在您這一邊,蘇定方和李勣也必然站您一邊,今日之局面必然大不相同。”
李弘坐上皇位後,也漸漸意識到武承嗣的重要性,尤其是他把控軍權,這一點讓他有如芒在背之感。
“李尚書,朕現在去拉攏周王的話,還來得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