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點了點下巴,道:“話雖如此,也不可大意,本宮當年見過祿東贊,此人智慧過人,足見吐蕃也有人傑。論欽陵是他兒子,你可不要小視他。”
武承嗣心道:“論欽陵打敗過薛仁貴,我比你更清楚他的威脅!”點頭道:“侄兒記下了,姑母,侄兒以為,是時侯啟用薛仁貴了。”
武媚思忖了一會,道:“也好,等會在朝會上你提出來吧,本宮會配合你。”
臨時朝會很快在紫宸殿召開,武承嗣入殿時,裴炎、劉齊賢、李敬玄等文官都向他詢問唐軍是否有獲勝把握。
武承嗣故作為難之色,沒有答覆他們,令文官們都有些擔憂。
相比之下,武將們個個昂首挺胸、眼冒精光,顯然只當做立戰功的時候到了,並不將什麼論欽陵放在眼裡。
武媚高坐龍椅之上,朗聲道:“諸卿,吐蕃賊子又犯我境,犯我天朝之威,實為可惡。幸而先皇早有先見之明,提前建立西討大營,以便討之。”
李弘和群臣聽她如此說,心中都安心了些。
李弘還是坐在武媚身邊的小號龍椅上,說道:“周王,你可有把握擊退吐蕃人?”
武承嗣朗聲道:“此次吐蕃人犯境有十萬之眾,主將論欽陵多謀善戰,臣只有八成把握取勝,不過若有一人輔佐臣,當能有十成勝算!”
李弘忙問:“你需要誰輔佐你?”
“薛仁貴!”
李弘愣了一下,頓時皺眉不語。
武媚淡淡道:“雖然薛仁貴是先皇所貶,但如今國家正處危難之時,倘若先皇知道此刻情況,也會同意再次啟用薛仁貴!”
李勣、蘇定方、武懿宗、婁師德等人立刻出列附議,劉齊賢、裴炎和李敬玄也跟著出列。
李弘見此,也無法再反對。
武媚當即下旨,讓薛仁貴官復原職,繼續領左威衛大將軍的職位,不過平國公的爵位並未恢復。
武承嗣也領了旨意,三日後便領軍馳援安西四鎮,至於監視李旦的差使,被武媚交給了丘神績。
這日下午,大理寺傳來訊息,李敬武開口招供了,他承認盜取金牌是受殷王指使。
他的口供對武承嗣來說已經不重要了,但大理寺還問出一條訊息,令他頗為在意。
據李敬武說,殷王他們另外還有一個計劃,他雖不知計劃內容,卻知道這計劃與一名蜀地木匠有關。
武承嗣立刻便想到了王沉。
李旦此刻雖已是甕中之鱉,但他並不敢太大意。
考慮一番後,決定離京之前找出王沉,搞清楚他們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