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承嗣沉著臉想了好一會,臉上忽然露出一絲冷笑,道:
“我原本還不確定那個組織是否真與吐蕃人有關係,想不到他們倒主動告訴我了。”
楊鉉沒有說話,除了彙報事情和武承嗣問話外,他很少主動開口。
武承嗣道:“楊公,國庫的案子你有沒有什麼看法?”
楊鉉沉默半晌,道:“屬下覺得,這件事很可能與蕭家有關。”
武承嗣眼睛睜大,他喜歡透過別人不同的看問題角度,來印證自己的判斷,所以喜歡問旁人意見。
卻不想隨口一問,竟問出突破點。
“哪個蕭家?”
“京兆蕭家。”
“你為何懷疑他們?”
楊鉉道:“蔡陽所在的組織有許多皇商,這些皇商與皇宮的聯絡是殿中省,殿中高官官是蕭家人。”
武承嗣凝思半晌,這一點他也想過,殿中省確實可疑。
但殿中省的嫌疑和太府寺、少府監、戶部差不多。
這四個部門都已經被武媚的人調查過,並未發現問題,所以他將這四個部門的優先順序放在後面。
“還有嗎?”他問。
楊鉉道:“蕭家與韋家是關隴集團最有威望的兩家,蕭楷和韋玄貞私交極密,兩人可能聯手做下此事。”
武承嗣連連點頭,楊鉉是根據情報來做的分析,雖無證據,卻很符合邏輯。
如果韋家真要與別家聯手做下此事,那麼最可能選擇的盟友便是蕭家。
倘若蕭家真的牽扯此事,他們應該是先將錢轉移到殿中省,再利用殿中省轉移出宮。
那麼他們是如何繞過太府寺和少府監的呢,還是真如太平公主所說,這兩個部門也有問題?
另外,殿中省又是如何躲過調查的呢?
武承嗣想了一會,說道:“楊公,你派人暗中調查蕭家,先盯著,不要輕舉妄動。”
楊鉉點頭應諾。
回到寢殿,武承嗣正要安歇,管家文榮來報,中書侍郎婁師德求見。
婁師德原本是中書舍人,屬於朝中的中立派,為人謹慎,從未參與黨爭。
沛王一黨垮臺後,中書侍郎鄭遠寧被罷免,他得以升為中書侍郎。
雖不明白他經歷過怎樣的思考,但他最終選擇投靠武承嗣,是投靠武承嗣官員中,官位最高的一人。
自從他來投後,凡是他覺得比較重要的事情,都會親自過來稟告武承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