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又吼道:“牆壁怎樣才能開啟!”
花老步履蹣跚的來到牆邊,在一個燈座下面摸索了一陣,目光一亮,道:“有了。”
只聽一陣輕微的咔嚓聲響起,石壁上一塊門形石頭忽然緩慢向上升起。
沒多久,一個兩丈多寬的石道出現在眼前。
這間石道有三丈多寬,足以容納石碑透過。
武承嗣等人順著通道前行,發現這通道竟通到了海岸邊,抬頭向西看,便能看到南岸那座碼頭。
回到石宮,凝思片刻後,武承嗣決定將這些石匠都送回杭州。
石匠人數太多,只有樓船方能容納得下。
武承嗣只好徵調樓船,載著三百多名石匠、外加幾百名千牛衛和折衝府兵,走海路向杭州而去。
離去時,他傳下一個命令,調附近三個折衝府府兵力,鎮守在長夜島,以防火鳳社的人奪回長夜島。
……
茫茫大海之中,巨大的樓船破浪前行。
樓船雖大,在這寬闊的大海中,也不過如同一顆沙粒。
這一日下午,陽光明媚,風和日麗。
李多祚將戰船前後都巡邏一遍後,抬頭望了望天色。
從太陽高度判斷,應該到了午飯時間,便來到後艙廚房。
這艘前往杭州的戰船之上,共載有六百官軍,其中四百是千牛衛,另兩百人是臨海折衝府士兵。
因千牛衛不會操控戰船,故而武承嗣徵調兩百折衝府軍士,讓他們隨行到揚州。
廚房內的火頭兵也是折衝府計程車兵,瞧見李多祚過來打飯後,負責打飯菜的伙頭兵熱情的打了聲招呼。
“李將軍,您又是先給那名犯人打飯嗎?”
李多祚點了點頭。
伙頭兵雖然心裡好奇的要死,卻也不敢多問,因為不是李多祚的飯菜,他便沒有多打葷菜。
李多祚打好飯菜後,裝入一個木盒之中,一路下到艙底,來到一間艙室之外。
外面看守的兩名軍士立即向他躬身行禮。
李多祚這幾日每天都來,故而不等他吩咐,看守軍士便開了門,讓他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