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左權心念百轉,一邊是長平郡王武承嗣,一邊是范陽郡王李靄。
雖然都是郡王,但一個權傾朝野,一個偏安一隅,如果讓他自己選的話,自然毫不猶豫站武承嗣一邊。
但他背後還站著紀王李慎,如果幫助武氏對付李氏中人,紀王在皇家宗室之中,處境將十分不妙。
韓成冷冷一笑,道:“我家殿下還說了,絕不勉強汪刺史,既然你不願意,那我就告辭了。”
說完大步離去。
汪左權心中大急,武承嗣如今是揚州大都督,總理江南、淮南一切政務。
汪左權並不覺得自己將台州治理的無可挑剔,相反,若是那群海盜的事被武承嗣知道了,就夠他喝一壺的了。
不對,武承嗣既然要對李靄動手,海盜的事他一定已經知道了,畢竟對方已經悶聲不響的在臺州待了好幾日。
到時候他要是追究起來,輕輕鬆鬆就能擼了他這個刺史,到時候找誰哭去?
思念至此,汪左權大喊道:“韓將軍請留步,下官一切聽從長平王吩咐!”
韓成轉過身來,打量了汪左權一眼,淡淡道:“王刺史不必勉強,殿下一向不喜歡強人所難。”
“一點都不勉強,長平王殿下如今是揚州大都督,下官能為大都督效力,倍感榮幸!”汪左權大聲道。
韓成笑著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就請汪刺史立刻召集衙役吧。”[space]pace]
汪左權應了一聲,很快便在大堂外召集了五百衙役,通通歸韓成調遣。
出了刺史府,韓成和汪左權共同帶著大隊前行。
走了一陣,在經過一條十字街時,汪左權微感疑惑,道:“韓將軍,咱們去好再來客棧的話,應該轉道向北,你是不是走錯了。”
韓成微笑道:“誰說我們要去好再來客棧了?”
汪左權大為不解,道:“長平王殿下不在客棧嗎?”
“殿下就在客棧中,不過殿下吩咐過,這件事畢竟涉及到李氏與武氏之爭,汪刺史代表著紀王殿下,客棧內的衝突還是不參與的為好。”
汪左權怔怔不語。
韓成繼續道:“殿下這次下江南,自知很可能會與李氏幾位王爺起衝突。他知道紀王殿下不願意牽涉進這種事情,他也不想將紀王殿下扯進去,只要紀王殿下能保持中立就好。”
汪左權頓時明白了。
長平王之前只是在試探他,如果他沒有喊住韓成,那麼長平王會認為他偏向了李氏,接下來很可能會對付自己。
幸好他做對了選擇。
韓成這番話正是長平王的態度,而且這番話也不是對他說的,而是對他身後的紀王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