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都赤贊沒有再多吩咐,匆匆忙忙便帶著幾名隨從,逃也似的離開了長安城。
他離開的訊息很快傳到宮中,武承嗣此時正在紫宸殿與武媚、沛王、太子、李勣和蘇定方商議出兵之事。
得知吐蕃王子離去的訊息後,太子喜形於色道:
“父皇,太好了,吐蕃王子倉皇逃走了,表弟的計劃成功了,兒臣看蘇老將軍就不必出發了。”
劉仁軌正要開口,沛王早已搶先道:
“皇兄,您錯了,雖然承嗣的計劃成功,但並不能肯定吐蕃人一定會退軍,如果論欽陵不退軍,又該如何?”
凡是能打擊太子的機會,沛王從來不會放過。
太子偷偷瞥了武媚和李治一眼,見他們沒有發表意見,便說道:“瞧見火藥那種威力,他們怎麼可能不退軍?”
“皇兄又錯了,火藥威力確實不小,但那是因為承嗣提前在土裡面埋下了大量火藥,這才有如此威力,對戰爭的幫助十分有限。”
武承嗣冷眼瞧著太子被沛王壓制,並不打算出言相助。
太子之前的迷之行為,讓他對此人感官下降到最低點。
正常來說,太子與沛王相鬥,絕對應該拉攏他才對。
他也願意站在太子一邊。
雖說他不過是想利用太子,但這是合則兩利的事,對兩人都有好處。
誰知太子卻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沛王煽動,掉過頭來對付他。這樣的豬隊友,有不如無。
“可吐蕃人並不知道啊。”太子反駁。
沛王揚聲道:
“皇兄能保證吐蕃人一定被騙了嗎?說不定他們是故意裝作被騙,想引咱們不去救援,他們好一口氣拿下咱們的安西四鎮!”
太子被駁的說不出話來,向武承嗣看了過來,希望他出言相助。
武承嗣雙眼直視前方,只當做沒看見。
李治暗歎了口氣,說道:“蘇卿,就按照沛王所說,你還是領軍開赴河西支援吧,如果吐蕃人撤退,再原路返回。”
“臣領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