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領命。”裴行儉拱手道。
武承嗣又向黑齒常之道:“黑齒將軍,羅將軍、裴將軍都會隨我回長安,我們離開後,大軍暫時交由你來統領。”
黑齒常之拍著胸脯道:“大將軍放心好了,末將絕不會讓高麗人有半點可趁之機。”
次日清晨,武承嗣和武攸暨、韓成、裴行儉等人,率領幾十名親兵,又帶上了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嫣然,乘坐馬車向長安城返回。
半路上,武承嗣向裴行儉提出聯姻之事,裴行儉略一猶豫,便答應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武攸緒。
……
十二月十五。
長安城西門‘開遠門’外的官道上,熙熙攘攘,驢嘶馬鳴,夾著人聲車聲。
由於前天下了場大雪,地面上雪還沒化完,道路十分溼滑。
沿路之上,能看到風格迥異的各種馬車隊,車隊中的人極為古怪,有高鼻藍眼的人,也有黑臉黑面板的人。
除了人外,他們的服裝也千奇百怪,與中原服飾大不相同。
長安民眾對這種情況早已見怪不怪,因為每年這個時侯,官道上便會出現許多這樣的馬隊。
這些馬隊全是來自各國的使節,來到長安城是為了參加唐朝的‘萬國來朝’盛會,其中屬國還要對大唐進貢。
朝貢體系從漢開始,萬國來朝這個詞則最早見於隋朝。
當時隋煬帝楊廣繼位之後,急於在短時間達成四夷賓服、萬國來朝的聖王之業,許以厚利招各國使節而來。
為了塑造天朝上國形象,從端門到建國門之間,綿亙八里,皆為戲場。隋煬帝還聽裴矩建議,在洛陽款待胡商,使蠻夷嗟嘆,謂中國為神仙。
然,隋煬帝時期的萬國來朝,皆以利誘得來。其鋪張浪費令人髮指,甚至為了裝點門面,在東市菜場中鋪設地毯,樹木纏以絲綢。
相比之下,唐朝時期的萬國來朝則是透過武力達成,太宗時期,有一次萬國來朝時,屬國高昌國國王沒到,太宗不高興,便讓侯君集出兵滅了高昌國。
自此,各屬國皆不敢不來,而且稱頌太宗為仁君。
距離開遠門兩裡之外的官道上,有四名外邦人顯得與其他人不同。
別人都是衣著光鮮,人數眾多,馬車排成長長一條。而這四人只每人背了個厚重包袱,並無馬車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