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姓十家是唐朝最為顯貴的十個家族,族中優秀子弟都能夠憑門蔭入仕,天下人都以和這些貴族聯姻為榮。
皇帝李治為了打壓貴族實力,採用禁婚令,不准他們之間聯姻,然而效果卻並不好,反而無形中抬高了十家身份。
王福登奇怪道:“你怎麼看起來不高興?你要知道,天下間想和崔家聯姻的人數不勝數。就說許敬宗,他以前和崔義玄私交極好,可當他想讓他孫子許宗翰娶崔家女時,崔義玄說什麼也不肯答應。”
“那他幹嘛要將孫女嫁給我?”王勃冷淡道。
“自然是因為你現在是朝中新貴的緣故了,不過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你出身太原王氏,現在你知道出身的好處了吧?”王福登笑吟吟道。
王勃自嘲道:“不過是個七品編撰,算什麼新貴?”
王福登含笑道:“七品編撰是不假,但能入中書省也是真,皇后讓你們熟悉朝政,誰都能看出來,你們翰林院的幾個編撰將來都很有可能參議朝政。”
王勃一聲不吭。
“怎麼,你還不信嗎?知道你那三位同僚最近發生什麼事了嗎?”
王勃搖了搖頭,在翰林院中,盧照鄰和孟懷良關係最好,周興成天往中書省跑,他雖與三人為同僚,但性格比較清高,對三人的私事知道的並不多。
王福登搖了搖頭,喝了杯酒道:“以後這些事你要主動去多瞭解,那三人和你一樣,將來都很可能登閣入相,多建立些交情絕沒壞處。”
王勃很不耐煩這些說教,悶著頭喝了杯酒。
王福登悠然道:“就說盧照鄰吧,原本誰都以為他沒什麼來歷,最近卻聽人說他是范陽盧氏一支偏遠支脈,而且他家中人正在和滎陽鄭氏商議聯姻之事。”
王勃哼了一聲,知道自家二叔還是想著法子勸自己接受聯姻。
忽然,他想起最近碰到盧照鄰時,他總是愁眉苦臉,問道:“那盧照鄰是什麼態度?”
王福登眼神閃爍道:“應該是答應了吧,這種事有誰會拒絕。”
急忙轉移話題道:“對了,還聽說他被補了功名,據說是弘文館幾名學士看了他當年的答卷,說他答的很好,完全達到了及第的要求,是當年的考官疏漏了。”
王勃想起盧照鄰的長安古意最近在長安城內風靡一時,點頭道:“以他的文采,應當及第。”
王福登又道:“因為孟懷良的原因,襄陽孟氏一族不少人都來了長安。周興也為他父親謀得了一個外縣縣丞的官位。”
王勃愣愣道:“……竟還有這些事。”
“可不是嗎?你以後別再一門心思都放在政務上,人情交往的事也多重視些。就說你二叔我吧,你恐怕還不知道我為何突然調到太常寺擔任博士吧?”
王勃一怔:“不是朝廷正常的調令嗎?”
王福登沒好氣道:“當然不是,我在外州刺史府擔任八品主事還不滿三年,就被調到京師擔任七品太常博士,這種好事若是沒有人暗中活動,你以為能輪得到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