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理寺時,已是黃昏時分。
大理寺內大部分官吏已經下衙回家,武承嗣、鄭令萱和韓成來到外堂時,只見諸葛南一臉沮喪的坐在椅子上,武承嗣皺了皺眉,問道:“怎麼了,是不是審問不順利?”
諸葛南偷偷看了他一眼,低聲道:“武少卿,我、我好像抓錯人了!”
“莫非他們不是高麗人?”鄭令萱驚道。
“是高麗人,但沒有百濟人,也沒有契丹人,據他們招供,他們只是安原王的手下。”諸葛南望著自己腳尖說。
武承嗣沉吟不語。
“他們會不會是在騙你?”鄭令萱皺眉道。
“鐵三親自出手,所有人口供也都是一樣,應該不會錯。”諸葛南垂目道。
“鐵三是誰?”
“他是大理寺仵作,也是咱大理寺第一審問高手,不少刑具便是他發明的。”諸葛南一邊偷偷打量武承嗣臉色,一邊回答。
見武承嗣久久不說話,諸葛南走到武承嗣面前,低著頭說:“武少卿,你要罵就罵吧,這次全都是我不好,我應該調查更清楚些再動手。”
武承嗣微微一笑,拍了拍他肩膀道:“沒什麼,吸取這次教訓,下次別再犯同樣的錯誤就好了。”
“你不生氣?”
“我為什麼要生氣?你最起碼也抓了一批高麗人,只能說功勞沒那麼大罷了。”武承嗣溫言道。
諸葛南偏了偏頭,扁著嘴道:“你莫要瞞我,義父剛才把我叫去大罵了一頓,說朝中忽然有許多官員向皇后殿下上奏彈劾你,很可能就是因為我抓的這批人的緣故。”
鄭令萱和韓成同時向武承嗣看去,見他表情平靜,想來已經知道了。
鄭令萱料想定是許敬宗出手了,急問:“那後來呢?”
武承嗣也向諸葛南看去,很想知道武媚是什麼態度。
“義父說皇后將所有奏摺都扣下了,便沒有人敢再上奏了。”
鄭令萱心中皆是一鬆,問道:“武少卿,我們接下來怎麼辦?”
武承嗣摸著下巴思索片刻,微笑道:“你們不覺得奇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