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榮在武承嗣左邊坐下,向還在發呆的顧珞兒說:“顧都知,請安坐吧,公爺這次的確是來向你請教的。”
顧珞兒應了一聲,命小雪關好門,款步走到武承嗣對面,低聲說了句“文先生有禮,韓統領有禮”,這才坐下。
武承嗣一向不愛拐彎抹角,直截了當道:“顧姑娘,在下這次來找你,是有件事想問問你。”
“公爺請問。”顧珞兒垂首待答。
“聽說姑娘認識不少才子,剛好在下想尋一些有才之士,不知可否向我推薦幾人?”
顧珞兒瞪大了眼睛,聽了周興等人剛才的談話,她自然知道武承嗣尋這些人是為了做什麼。
只是她做夢也想不到,對方會來詢問自己!
文榮瞧出她的困惑,微笑道:“都知不必緊張,是公爺覺得長安城中,沒有人在這方面比你更瞭解,這才來請教。”
顧珞兒並非怯場之人,抬頭看了武承嗣一眼,輕聲道:“小女子只怕引薦不當,壞了公爺大事。”
武承嗣擺手道:“你不必顧忌,我也只是做個參考,問完你之後,我也會再問別人的,總要好好篩選才是!”
顧珞兒接過小雪遞來的茶壺托盤,走到武承嗣身邊,分別為三人倒了杯茶,這才輕輕道:“承蒙公爺垂詢,小女子不敢不答,我認識的學子中,文才最好的有兩人。”
“一人是不是王勃?”武承嗣笑道。
顧珞兒搖了搖頭:“不是,一人叫盧照鄰,另一人叫孟懷良。”說完迴歸座位,低頭不語。
武承嗣向文榮看去,文榮沉吟道:“孟懷良是雍州人士,出身官宦世家,叔父是冀州長史孟良嗣。麟德元年進士及第,精通詩、書、畫、樂。來京師半年左右,正在等吏部銓選,故而滯留京中。”
顧珞兒驚異的望著文榮,她與孟懷良相交已久,也只知他博學多才,有功名在身,別的就什麼都不清楚了。
“那盧照鄰呢?”武承嗣問,心想這名字聽起來有些耳熟。
文榮遲疑道:“只聽說此人有些詩才。”
顧珞兒急忙站起身,取出自己的百寶箱籠,將盧照鄰作的《長安古意》拿了出來:“公爺請看,這是盧公子今日所作的一首詩詞。”
武承嗣低頭看了一會,也品不出個好壞,悄悄向文榮瞥了一眼,只見他目光發亮,看的極為認真。
看來是不錯的了,武承嗣心裡有了數,點頭道:“嗯,果然是好詞,顧姑娘推薦的人很好,改日我定會見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