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人將文榮叫來,向他詢問起張柬之情況。文榮臉色微變:“公爺,您問起他來,莫非是想將他調入翰林院?”
“只能說是備選,你快說說,認不認識他!”武承嗣催促道。
文榮跪倒在地,俯首叩拜。
“你這是做什麼?”武承嗣吃驚道。
文榮不答。
武承嗣轉念一想,立刻便明白了,他是希望自己將他也調入翰林院中。
話說回來,文榮也是有功名在身的,做個官並無不妥。
只不過他的功名間明算及第。
相比熱門緊俏的進士科和明經科,明算科屬於冷門科目,不好就業,於是才跑到國公府屈尊當管家。
文榮在國公府待了半年多,處事周到,很得原主欣賞,在大理寺大牢時,幫忙傳信時,武承嗣也覺他精明能幹。
而且他與古人不同,並不輕視明算科、明書科和明法科,很看中文榮這樣的人才。
只可惜,他決不能讓文榮進翰林院。
“文榮,你有沒有想過,若是我將自家管家塞入翰林院,皇后娘娘怎麼想?天下人又會怎麼想?”武承嗣肅然道。
文榮愣了一下,苦笑道:“公爺說的是,是屬下痴心妄想了。”
武承嗣一擺手道:“別妄自菲薄,你很有才能,這一點我最清楚。你若是願意,我可以舉薦你去地方擔任縣令,造福一方,你可願意?”
文榮轉憂為喜,拱手道:“公爺,能得您稱讚,文榮感激不盡,屬下願繼續追隨您左右,以效犬馬之勞!”
武承嗣笑道:“這樣最好,你若走了,我也一時找不到更好的管家了,只要你有上進之心,勤身自勉,立身持正,將來我會重用你的!”
文榮臉現激動之色,長身一躬道:“多謝公爺。”
武承嗣想了想,又道:“文榮,自今已後,我希望你能好好管理府宅,尤其是對外,絕不許府中之人仗勢欺人,明白嗎?”
文榮肅然道:“屬下知道該怎麼做了。”
武承嗣點點頭,再次問起張柬之。
文榮道:“公爺,張柬之年輕時是國子監太學生,國子監祭酒令狐德芬老先生對他評價極高。後來此人進士及第,在清源擔任縣丞,透過賢良方正科後,又任監察御史,年前因得罪吏部尚書李義府,被貶到歸德擔任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