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照鄰身旁的矮瘦書生上前兩步,拱手道:“公爺,子安兄十六歲便進士及第了,後來在沛王府擔任侍讀時,因寫了一篇文章,觸怒當今陛下,這才被貶出王府。”
王勃臉色變得更紅了,這次卻是因羞憤而紅。
“你寫了什麼文章,惹得父皇不高興啦?”太平公主奇道。
王勃嘴唇顫了一下,有些難以啟齒,那名矮瘦書生卻毫無顧忌,笑道:“子安兄那篇文章,名叫《檄英王雞文》!”
大堂中眾人聽到後皆放聲大笑。
太平公主十分反感鬥雞,秀眉一皺,道:“那就是你的不該了,難怪父皇會生氣!”
王勃心中涼了一截,他是個熱衷仕途的人,不然也不會為了討沛王李賢歡心,而犯下大錯。
自從被皇帝訓斥後,他便一直積極尋求再度入仕的機會,畢竟他功名還在,仍有做官機會。
然而有此汙點在身,吏部官員哪敢給他分派職位,故而這五年來他東奔西走,卻一無所獲。
這次被太平公主和周國公賞識,被他視作一大良機,若是再錯過,真不知道又要蹉跎多少歲月。
正當他患得患失之際,吳成思出聲道:“既然當初陛下只是將你貶出王府,而沒有革去功名,這說明陛下還是看中你才能的。你且安心,過幾日我便去吏部幫你問一下。”
王勃喉頭一哽,大聲道:“多謝公爺!”
眾人望向王勃的目光,頓時由調笑變為豔羨。便在這時,韓成大步進入大堂,身後還跟著名尼姑,正是白雲庵靜雲師太!
吳成思站起身,帶著眾人又上了二樓,讓靜雲師太辨認死者。
靜雲師太瞧見那名尼姑後,直打哆嗦道:“阿、阿彌陀佛,公爺,她……她是玄清呀,她怎麼死了?這樣一個又聾又啞的可憐人兒,為何還會有人殺她?”
聽到她的話,吳成思終於應證心中判斷,長長撥出一口氣。
整個事情終於全部連起來了!
在白雲庵時,一名尼姑曾說過,玄清被普海和尚拉扯調戲,她其實看錯了!
真實情況是玄清師太在東院中看見了什麼,普海和尚一路追蹤,目的是為了殺人滅口。
只不過被人瞧見了,才不得已放棄。
再根據諸葛南發現的佛珠,走廊地面上的瓦罐碎片和泥土,吳成思腦海中浮現出當時情景:
玄清師太抱著花盆從東院走廊經過,忽然間,瞧見佛堂門外的普海和尚正在做什麼,受驚之下,花盆掉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