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民族認同感是世界上最強的,之所以會給世人的感覺中國人敗類特別多,其實只是倖存者偏差,或者說錯覺。
還有個原因,就是中國的人口數量多。
所以即便只是很小的比例,絕對數量也是個龐大的數字。
總之一句話,中華民族的集體性最強,民族認同感最強,出敗類的機率其實最小。
所以即便太原已經淪為佔領區好幾年,即便太原城內的百姓已經習慣了日偽統治,他們也絕不會輕易出賣自己的同胞。
即便沒有偽七師的這檔事,沒有潘仁,
太原城內的大多數百姓也會保持沉默。
即便家裡地窖或者閣樓內躲了八路軍,一樣會保持沉默。
只有極少數好吃懶做、遊手好閒並且沒有絲毫民族認同感的二流子,才會為了區區幾兩碎銀向鬼子告密。
所以只要不是躲進這些二流子的家裡,就沒事。
王野不認為他們的運氣會差到這程度,能夠遇上這樣的小機率事件。
而最終的事實也證明王野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在他們潛伏的這一個多小時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內,並沒有鬼子憲兵找上門。
不光是他們藏身的這個閣樓,其實地方也一樣。
因為只要有一個地點被發現,就必定會爆發激烈的戰鬥。
只要有戰鬥,就必然會有大量鬼子憲兵對附近街區展開地毯式搜尋。
但是在他們潛伏的這段時間,這一幕並未發生,並沒有一個鬼子憲兵上門搜尋。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緩慢流逝,王野開始了頻繁的看手錶,因為這時候距離他跟丁偉事先約定好的八點鐘已經越來越近了。
王野的整個作戰計劃是這樣,
主力部隊在撤退之前先發動一波猛攻,
完成猛攻任務之後,在日軍反擊之前,獨立團、新一團以及新二團留下斷後的三個加強連外加戰狼中隊,悄然進入交戰街區的幾十間民房,在地窖、雜物間以及閣樓等隱蔽場所無聲無息潛伏下來。
等日軍反擊,就會發現交戰的街區已經被清空。
正常情況下,日軍這時候不會對交戰街區進行仔細搜尋,而會快速向前推進。
然後,日軍在快速推進城外城城垣後,就會發現八路軍主力已經撤出了太原,正沿著同蒲路以及白晉線,分別向晉西北及太嶽山方向回師。
到了這時候,王野的整個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半。
這時,走出還沒多遠的八路軍主力又會突然掉頭殺回來。
八路軍主力突然之間殺了一個回馬槍,這時候日軍一定會迅速做出相應部署,大機率會把主力部署在外城城垣。
這時候,太原內城就會變得極其空虛。
更重要的是,為了便於排程兵力物資,太原內城的城門,大機率都是敞開的。
然後這時候,戰狼中隊和三個加強連突然從藏身處殺出,而且他們的藏身處距離後宰門不過一百多米遠,那麼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到這個時候,太原戰役的結果就再也沒有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