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營光明農場,老場長安國慶的座駕一出現,立即圍上來一大群人。
安芳一拽屈廣全,“咱們先下車走,這些老傢伙太磨嘰。”
農場職工醫院靠著農場的辦公樓,是一個大院。
左右並排三排帶廊柱的瓦房,後院還有一排小樓。
院子裡錯落有致種著很多石榴樹,果實累累,紅紅的點綴在綠葉之中,大院外面是高大的喬木,遮天蔽日,院子裡格外的陰涼。
“職工醫院的院長任懷峰是我三姑夫。”安芳帶著屈廣全走進綠意蔥蔥的大院,“腦子好使得很,這些地方原來都是耙耙屋,在他手裡面整個變了大樣。”
八十年代後期是農場職工醫院的迴光返照期,改革開放十年,國有農場大多數走向分化改制的邊緣。
一向靠農場吃飯的職工醫院,面向市場,對社會開放。
相對於那個年代靠政府投資的鄉鎮醫院,職工醫院由於計劃經濟的優勢,裝置齊全,人員素質過硬,對全自費的鄉鎮居民來說,有著很大的吸引力。
一度發展的相當好。
但是,隨著農場的關停並轉改制,不再負擔過多的社會化功能,職工醫院失去了輸血,在政府投入逐漸加大的鄉鎮醫院面前,漸漸失去了優勢,而且隨著醫療保險的推進,很多農場職工醫院最後絕大多數被原來不如自己的鄉鎮醫院吞併。
安芳領著屈廣全進了一個跨院:“三姑夫!”
一個瘦高瘦高的三十多歲男子笑盈盈地走了出來:“安芳啊,咋不回家,你爺爺這兩天都念叨著呢!”
“三姑夫,我給你介紹一下,這個就是屈廣全。我爸給你打電話說過的。”
屈廣全趕緊迎上去:“任院長你好,以後還請你多照顧!”
任懷峰一笑:“來,進屋談。”
“橋州的?”
屈廣全點頭。
“你們的東西質量怎麼樣?”
“我們所有中藥材供貨保證達到85版藥典標準。”
解放後於1953年、1963年、1977年國家頒佈了三版藥典, 1985年版是第四版藥典。85版藥典分為一、二兩部,一部收載藥材、提取物、單味製劑和成方製劑。二部收載化學藥品、抗生素、生物製品和各類製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