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之藥業鉅子> 第一百零四章 給鄉下妹子寫情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四章 給鄉下妹子寫情詩 (1 / 2)

馬市長給的任務太大,屈廣全回到教室,一邊手忙假亂地完成各項作業,一邊構思從哪些地方著手去寫。

1988年的物價闖關的陣痛,是不可避免的。

即使手段再溫柔些,措施再完備一些,也只是減少一些劇烈度而已。

屈廣全上一世看了很多這個方面的資料。

建國以後由於計劃經濟體制,價格管理過死,商品的價格不能隨著商品所含的價值量的變化而變化,使價格和價值偏離過大。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的價值必然降低。

從1952年到1977年的25年間,機械工業的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了近3倍,化學工業提高了4倍,而煤炭工業只提高了12%,但是它們的價格還保持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時的狀況。

有些商品,如化纖織物、尼龍襪、電子產品等,這些年發展很快,價值量已經大大下降,而價格一直不變,致使生產這些商品的廠家安於現狀,不求進取。

而且計劃經濟的農產品估價剛開始就比較低,隨著工業水平的發展,工業產品的價格相對於農產品來說,更是虛高。

當時還有一個詞來形容,叫“剪刀差”。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市場的開放,這個價格體制更是嚴重扭曲。

但是改革必須是穩妥的,當然不能一下子全部放開價格。於是,採取了一個過渡辦法,先放開一部分產品的價格,暫時保留一部分計劃價格。

比如化肥廠生產的化肥,計委定的計劃一年大約是100噸,基本上可以滿足正常供應,化肥廠就有100噸,是計劃內的價格。但是化肥廠可以開足產能,一年生產150噸,那多餘出來的50噸,就是計劃外的,企業自主定價。

同一商品,兩種價格,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雙軌價格”。放開的那一部分就是市場價格。

在雙軌價格的條件下,作為生產廠家,總會千方百計地少生產價格較低的計劃內產品,多生產價格較高的計劃外產品,還要想盡辦法把計劃內產品拿到市場上賣高價,因此,一些計劃範圍內的合同不能完成。

作為使用者,就千方百計地多買計劃內的商品,少買計劃外商品,還會透過各種手段去套購計劃內的商品。

這種扭曲隨著市場的發展,已經嚴重干擾了正常的經濟執行。

1988年,最高領導層對價格改革下定了最大的決心,就是後世被稱為的“物價闖關”。

闖關帶來最大的陣痛就是通貨膨脹,市場搶購,所有耐用消費品幾乎被掃蕩一空。

這一場席捲全國的、造成人們極大恐慌的搶購風潮,到底有多大規模呢?當時一年的存款才2000億那樣子。七、八、九3個月,銀行存款少增加了300億。

學者型的馬市長此時應該是有所察覺,應該是擔心通貨膨脹,擔心搶購風潮。

屈廣全想結合自己所接觸到的美國經驗,展開了來寫,但是一動筆,馬上就放下了。

先不說自己不是經濟學家,看到的都是表象,寫出來還不一定能有馬市長的理論高。就說美國那是幾百年的市場經濟,中國不能夠照搬。

還有一點更重要,明年將會對“全面,西,化”徹底批評!

不想踏足政治,最好少來引經據典!

屈廣全冥思苦想了半天,馬市長這樣的學者型官員來說也不需要什麼理論,最有價值的是乾貨!

不如就把後世國家採取的積極有效的應對辦法,一二三四的羅列羅列。

那可是經過實踐的辦法,切實可行的辦法!

想好了,屈廣全乾脆就大辣辣地只寫了兩張紙:

加強物價管理;

開辦保值儲蓄,使3年以上的存款利息不低於以至略高於物價上漲幅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