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世之治。
這是白鹿洞的想法,曾幾何時,皇帝只當這是書生們的囈語。
佛門求寂滅,道門求長生,只不過是寥寥幾人能夠做到,其他人都是追逐鏡花水月,幻夢一場。
儒生們所求的萬世之治也是一樣。
不過看來他們現在有了動手實踐的想法。
皇帝揮了揮手。
“太子,如今四方多事,你要辛苦。”
“是,父皇。”
“你先回去吧,後日迎韋懷文還朝,你要率百官郊迎。”
“都已經安排好了。”
太子小心地回應道,韋懷文北伐未竟全功,但畢竟也是勝了,既然是勝利,那父親不會吝惜給這位老臣一些體面。
不管朝中有多少人非議韋懷文,但是太子知道,父親對韋帥的信重一如既往。
那些人認為北伐屢屢失利是因為皇帝在背後掣肘,可太子清楚如今的大梁又是何許的虛弱。
“那就好。我倦了,你先退下吧。”
皇帝輕輕擺了擺手,身子重新退回到了重重帷幕之中。
建康的夜色之上,皓月輕梳著流雲,萬家燈火如星星點點,一直連到了慈州。
柳一刀緩緩地整理衣衫。
他此番換上了一身普通的衣服,手裡捉著一柄長劍。
夜色深沉,正是他演練劍術的好時候。
本體那邊已經是劍道的好手,只是要將這回風枯雪劍氣盡快掌握,還是要花費些心力。
這路劍術乃是玉陽山的絕學,其門中高手無不精通,以今日蘇徹的修為看來,這路劍術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嶽巒所給的劍譜十分古老,開頭似乎是創下這一路劍術的前輩自述。
他說他為了求道縱橫東海西國,曾在東海之上觀劍修乘長風斬蒼月,在西國見得佛光與大日同輝。
在一處雪山絕頂,登覽九霄,只覺天地之間一片肅殺,萬事萬物難難逃凋零,終於心有所感創下這一門劍術。
此劍名為劍法,卻與劍宮不同,需循玄門法度引氣入體,養練劍氣,若得一劍斬出,周身風回,枯雪落於劍上,方算是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