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村裡沒有一戶人家有馬這個生物,這是城裡有錢人家用的,買一匹馬的銀子,可以買七八頭驢,當然馬的速度和力氣也不是驢能比的。
所以當永福村的村民看到一輛裝的滿當當的馬車進村時,已經十分好奇了,不少孩子從馬車進村就一路跟著跑,等車掌櫃把程時年父女和買的東西以及釀酒的原料送下,孩子們才一鬨而散。
村裡人很快就知道老程家的二郎進城買了好些東西,還是用大馬車拉回來的,還請了人送,這是發家了啊。
不知情的村民有的羨慕,有的就開始心裡泛酸水。
以前大家都差不多窮,甚至你程二郎從老屋領著媳婦孩子淨身出戶,身無分文應該更窮困潦倒,結果沒有見到意想中的苦不堪言,反而一離家就把日子過起來,還過得比我們好太多,就有人心裡又嫉又酸。
這些事程時年一家無從知曉,知道了也不會在意,他們現在有更重要的事。
程時年回家拉了滿滿的一車貨,把秦氏和程元月看得瞠目結舌。
看著程元卿一樣樣的細數歸置,一邊是自家的東西,一邊是車掌櫃給的釀酒原料,一板一眼的還很有當家人的樣子。
等知道了小閨女和丈夫拉回這一大車東西,是要給車掌櫃釀酒的,才明白過來他們這是要跟原東家做生意了。
秦氏覺得有些飄乎乎的,又驚又喜,拽著程時年就問道:
“他爹,這些都是你們賣松茸的銀子買的?咋買了這麼多,還有兩床新被褥,還有,咱真跟掌櫃的做起生意了?釀酒這事能成嗎,咱都沒幹過呀。”
秦氏一股腦一個一個的問題拋給程時年,程時年根本來不及回答,只能秦氏問一句,他點一下頭,其實他現在也跟做夢似的呢。
分家之後的日子,秦氏以前想都不敢想,她們能有獨幢的房子,嶄新的家用,還有跟城裡的老東家做上生意。
“這回多虧了元卿,這方子其實也是元卿的。”
“小妹真能幹,這被子的花可真好看,我只在春燕姐成親的時候見過這麼好看的背面。”春燕比程元月大三歲,去年剛從永福村嫁到外村,是程元月為數不多的好朋友之一。
程時年和程元月一人一句的誇著程元卿,秦氏更是把小閨女給抱在了懷裡,可不是,他們家能有現在的光景,許多事都竟多虧了小閨女。
很快,秦氏就忘記了剛才看到那一堆家用時的心痛,她身上艱苦樸素的氣息太濃,一見這麼多嶄新的傢伙什,可心疼壞了,好在有樁生意在前,秦氏很快就將剛才的心痛忘了。
現在他們家最重要的事情是釀酒。
程元卿從車掌櫃的酒樓裡搬來了三十個大陶缸,一家人都是對活著急得不行的人,很快分工下來,
程時年力氣大,程元月心細,他們兩配合,由程時年先把陶缸先刷洗乾淨,程元月再在酒鋼內部塗蠟,秦氏則和程元卿一起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