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術數怪談> 第一百二十一章 龍海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一章 龍海口 (1 / 2)

因為好奇,我跟所住的民宿老闆打聽了關於龍海口的事兒。

他吹起來那叫一個自豪,眉飛色舞,說得有聲有色。

中建省位於炎夏國地圖上的咽喉處,內陸接著國內幾個重要的省份,外沿靠海,為天然港口,貿易往來方便。

龍海口上游部分是重要的貿易港口,下游部分因地理因素水位限制,則作為旅遊度假區發展。

海岸線蜿蜒崎嶇如同一跳千米長龍,臨近的巖壁陡峭高聳突兀,像是龍入海時身軀同山石碰撞而成,故稱龍海口。

“遙想當年,這龍海口下游作為工業開發區的時候,更由赤龍入海的奇觀!”

赤龍入海?

老闆說是有條年幼赤龍,與此海口處入海,刮掉了鱗甲,將海水染成一片血紅,老一輩兒很多人都看到了。

說得很玄乎,我上網搜了搜,科研學者解釋是當時工業區汙水違規排放,導致近海區域中營養成分超標,滋養產生了一群紅色的藻類。

瞭解到龍海口其實是個寓意,並非真有其事後,我返回了房間,同玥兒看著天窗數了大半晚上的星星,等她睡熟了,自個兒躡手躡腳地離開,到房頂上吐納養炁。

口腔緊閉,舌頂上顎,鯨吸,慢呼,使氣息從鼻腔流轉至全身,精氣通透順暢,這是道家基本的養生之法,

因天地萬物均以氣存,氣盡而亡,亦是風水師口中常對將是之人說的話——氣數已盡。

人在剛出生時,體內後天之氣與先天之炁達到完美平衡,先天之炁內斂成為人體內的藍氣兒即三魂七魄。

完整成型後,多餘的先天之炁散去,僅剩朦朧霧狀的後天之氣。

所以人的一生都在消耗出生時自帶的後天之氣,抵達二十五歲後,體內後天之氣開始枯竭,這便是大多數人在二十五歲後開始盡顯老態的原因。

後天之氣又存在於天地萬物之間,普通人在呼吸時能夠以極低的效率吸收空氣中的後天之氣,吐納方式得當,則效率提高,體內消耗得以補充,可延緩衰老和肉體上的死亡。

以《鬼容區》殘卷中對於人身上氣的解釋,斗膽揣測,這便是道家吐納法的道理。

我半夜來天台,自然不是在追求長命百歲,吐納法對於我積攢紫氣傍身,亦有一定的幫助,但還不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