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看著看著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餘教官和學長們的詠春拳,和他們的“內力”是脫節的。
什麼是脫節呢?就是說,他們的拳已經打在目標上了,但內力卻是隨後才趕到,彷彿慢了半拍一般。
本來,錢俊也看不出這個問題。畢竟,不論是什麼樣的“內力”,都只執行於人體之內,外人如何可以感知?錢俊的眼睛和目前的武魂都不具備透視能力,如何可以得知?
但是,看不出卻可以分析得出。他看見餘教官和學長們先以幾棵碗口粗細的松樹作為臨時的木人樁,當他們擊打松樹時,根據松樹顫動的效果,錢俊就能得出這個推論。
這與錢老魔教給他的武功理論大相徑庭。
回憶祖宗錢至尊教授的拳法,講究的是“意在拳先”,也就是說,在拳頭還沒打到目標的時候,內力已經被意念引導著、聚集在拳面上了,於是當內功深厚者進襲時,甚至未等拳掌接觸敵人的肌體,敵人就已經承受不住拳面上四溢的內力壓迫。
這就是招法和內力的統一。
可是餘教官他們這一種統一就做得遜色太多了。舉一反三,回想鎮北學院那些練八極拳的學生打倒對手的情景,發現那些練八極拳的也是如此。
當內力和拳法脫節時,將導致的惡果是什麼呢?
很簡單,這將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給敵人以躲避之機——拳頭也打著人了,內力卻還未到,在這空當中,人卻躲開了。如果每一招都是這樣打,有贏麼?
當然,若想在拳和力相繼到達的空當中移動躲閃,這對躲閃者的速度也有相當的要求,錢俊覺得除了自己沒誰能夠做到。
除此之外,錢俊發現詠春拳的招法還是不錯的,但比之他掌握的那些拳招腳法來說,差得就太遠了。
整個中午,餘教官除了教給大家一些對付八極拳的竅要之外,就將五十名學生分成兩組對練,一組當靶子,另一組進攻。多出來的八名學生是上午落敗的,只站在一邊幫忙。
錢俊發現,餘教官重點在培養一名叫做肖海天的學生,他甚至親自給肖海天當靶子,著重指點後者的對戰技巧,顯然是把後者當作了重點培養物件。
“肖海天?”不知為何,錢俊總覺得這位學長的名字有點熟,“我在哪裡聽過呢?”想了半天卻又想不起來。
這肖海天個子很高,足有一米九的樣子,模樣也很帥,打起拳來動作很是到位,若是沒有餘九在場,他的拳法足以作為所有人的示範。很明顯,他的武功層次比他人高出一截,難怪餘教官對他另眼看待。
而且在午間加練結束之後,錢俊跟在學長們的佇列後面走向操場時,還聽見有幾個學長低聲議論,說下午就看肖海天能不能給東方學院爭臉了,又說若是內力第一的肖大帥都贏不了,那麼128級的學生們就可以集體自裁了。
“原來同為一級學生,內力竟然有高有低,這人造丹田的內力是如何提高的?”錢俊剛想問問這個有趣的問題,餘九已經在警告大家:“別說話了,排在第十一和第二十順位的做一下準備活動,其餘的迴歸坐席,注意遵守比賽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