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衛隊的幾個人這才坐了下來。
劉清山已經端過來兩小盤冷盤,「嚐嚐這個,可不是花錢能買到的,聽老闆說他們自己家裡才吃的,用料講究,價格也不菲!」
說罷,他也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個包子,吃到嘴裡後眯著眼琢磨味兒:「很不錯,還是記憶裡的口味兒,相比起來,津門的狗不理早就變味兒了,而且貴得離譜!」
榮志林一旁介紹:「都說我們這裡的價格也有點小貴,可比起津門狗不理的20塊錢一個已經低很多了!而且我們的用料沒有絲毫的縮水,即便是調味的小蔥,過了兩天的新鮮期是肯定不會再用的!成本高了,物價也漲了,還養著這麼大一家門店,我們也不容易!」..
劉清山吸溜著嘴裡的滾燙油水,斜眼看了一眼旁邊的攝像機:「你說的都給你錄下來了,這
一段我爭取不剪掉,一定會對你們今後的生意有好處!」
連吃了幾個後,他擦擦手站起來接過攝像機:「我來拍會兒,你們兩個也抓緊吃點!」
沒曾想,她這個無意間的動作,惹來外面的一陣掌聲。
隨著他們來到這家包子鋪,圍觀的人群也在逐漸向這裡靠攏,如今外面早已擠得水洩不通,連幾面臨街的櫥窗上都貼滿了人臉。
看到他這麼大的明星,居然沒有一點架子地去幫攝像師掌機,僅就這一點,已經超出了人們的平常認知。
而且心細的人能看得出來,那兩位攝像師居然一點沒覺得不合適,甚至沒做半點謙讓的就坐下來吃飯,顯然他們這樣的事情不是一次兩次了。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劉清山在拍攝現場嚴厲歸嚴厲,但別說幫著扛攝像機了,連普通的搬搬抬抬也經常遇見就搭把手,根本沒想那麼多。
抓拍了飯桌上泰勒、金溪善的幾個鏡頭,劉清山則扛著攝像機來到了門前。
他一邊拍一邊笑著道:「就不請你們吃了,既蒸不過來也怕引起混亂,而且你們這麼多人呢,給誰不給誰的都得捱罵!」
擠在頭裡的粉絲都在很開心地笑,他們已經很滿意了,不管自己進沒進鏡頭,像劉清山這樣聊家常似的平易近人就很不容易了。
人群裡當然也有記者,而且他們身邊還有人護著呢,更能佔據有利位置。
其中一人問道:「劉先生,現在樓上是在排練嗎?我剛才聽到上面有人在唱戲。」
劉清山把鏡頭對準了他:「是在排練,更是為了存一份資料!目前很多傳統曲藝都快斷了傳承,那些老前輩們即使想教也招不起來學生,一些傳統戲都沒落了,可不能絕了呀。老郭在負責給他們錄影,能多留一段是一段吧,老藝人的年紀都很大了,再不留存下來以後就更難了!」
「這就是你舉辦這一次演出的初衷?」
「是呀,傳統曲藝學習、教學的成本都很高,又沒有市場,國家即使想重新扶植起來也很難,因為傳統曲藝沒有了市場,學習傳統曲藝無法養活自己是個很大的問題!」
面對記者,他可不會亂髮牢騷了,相反還得幫著說好話,這是人情世故,也是職業道德。
「您是說傳統曲藝的落寞,與被新興的娛樂形式搶奪了市場有關了?」
「難道不是嗎?現代新穎的文藝形式,乃至很多娛樂形式在逐漸取代傳統曲藝,比如流行歌曲,電影,電視劇,武俠,電子遊戲,網路遊戲,綜藝,網路,充斥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我估摸著以後電視都會越來越少有人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