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而立之福> 第四十一章 踏入初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一章 踏入初三 (1 / 2)

進入初三,緊張繁忙的學習任務把麗麗壓的喘不過氣,她知道這是人生至關重要的能讓自己命運改變的時刻,她必須要鼓起勇氣告訴“我能行。”

家人和朋友都說,如果這一階段有些能努力踏入縣城重點高中,那麼就相當於一隻腳會跨入大學的校門,因為縣裡重點高中的學習氛圍和學生的學習成績升學比例閥,都是挺不錯的,也是同學們嚮往的新的學習地點。

作為一個女孩子來說,麗麗很討厭物理化學等納入中考計算的科目,反而對中考只做考察的政治歷史比較感興趣,所以,中考的科目劃分對麗麗來說顯而易見不佔優勢。

可她能怎麼辦呢?自己所在省份的政策就是重理輕文,自己只能接受這規定的選拔人才的方式。

對於大學,這是麗麗和小夥伴們嚮往的,村裡只有路路姐姐考上過大學,並且是211級別的。所以村裡的人包括父母都會時常把她的成功當做教育的口頭語“你看路路姐姐就非常優秀,能考入某某優秀的大學,這孩子啊,從小就乖,是大人的福分…”

鄰居們都說,麗麗手指細長,是以後坐辦公室當幹部的料,麗麗心想“以前小時候你們看我手指長該說是能長高個呢?只是小學階段還高,現在在班裡就屬於矮小的學生呢?”麗麗感覺這些話都不可信。

剛進入初三,新增了新的學習科目:“化學”。以前就聽人們說過:“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的說法,顯而易見,化學在大家心目中的重要性。化學也做為中考的考試科目,所以,麗麗不能鬆懈對待。即使它只佔取50分的數值。

鎮上初中總的有兩位化學老師,一男一女,都是高年級同學們口中的風雲人物,一個嘴巴厲害,一個棍棒厲害,棍棒厲害的是麗麗的一個遠房親戚,媽媽的姨媽的兒子,這些年因為媽媽不在家,所以麗麗幾乎沒有見過這樣遠方的媽媽後家的親戚。聽他教導過的學生說,他可以一巴掌把人扇到牆角。

另外一個嘴巴厲害的是校長的夫人。是麗麗有工作的舅舅朋友的夫人,麗麗知道自己任何地方如果學習不認真,自己都有可能成為這語言跟行動派老師攻擊的物件,也意味著自己的日子將是水生火熱。

終於,到了初三開學的這一天,迎面走來的是一位中年婦女,雪白的面板,有些尖嘴猴腮,燙著時尚的波浪發但整齊的紮了起來。她仰首挺胸大步跨入講臺明確提出:中學化學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在現實的化學教科書中,蘊含著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觀的素材,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把辯證唯物主義教育與化學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例如:在分子、原子、離子的教學中,讓學生在搞清概念的基礎上樹立物質無限可分的觀點,物質的可分與在某一層次的不可分組成了無窮變化的化學世界。在講授物質的分解與化合、氧化與還原、陰離子與陽離子、溶解與結晶等概念時,運用對立統一規律去闡述。在進行質量守恆定律教學時,闡明這一規律,正好驗證了哲學上物質永恆不變的規律。透過硫酸的由於濃度不同而性質不同等內容,使學生理解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總之,只要細心地去挖掘教材內容,就可以將辯證唯物主義內容滲透到教學過程中,不僅能使學生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而且有助於學生正確世界觀的形成。

她認為:“目前的學生就像溫室裡的花朵,怕吃苦,學習上不努力,承受能力都比較差。對於這種現象,結合化學教材中一些化學家的奮鬥史,開設第二課堂,培養學生勤奮學習、勇於探索、不怕困難的品質。例如:英國化學家道爾頓,出生在工,出生在英格蘭北部一個窮鄉僻壤,父親是一位織布工人,母親生了6個小孩,有3個因貧窮而夭折。道爾頓讀完小學就因貧窮而輟學,但是他酷愛讀書,在幹完農活空隙還堅持自學,後來在教學中擔任助理教師。工作之餘發憤讀書。在學校的12年,他讀的書比他以後50年的還多,也為他後來的科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針對目前學生學習惰性的情況,有效的學習一下化學家們的奮鬥史,激發他們的鬥志,讓他們能夠主動地去學習。”

最後她對於接下來一年的化學學習計劃和規定向同學們一一陳述,聽的大家涉涉發抖。麗麗只有兩手搭桌抬頭挺胸兩眼直勾的看著講臺和認真聽著這新老師的教誨。

一直關係要好的小夥伴琴琴在進入初中後被分到了臨近的一班,所以跟麗麗的交往和溝通少了很多,麗麗偶然聽到琴琴有打算提前去中職院校就讀的資訊,難道她是被緊張繁忙的初三嚇得逃避了?看著學校一部分的同學選擇了提前進有想進入中職學習,麗麗有些心動,準備打電話問問父親的態度。

清華:“喂?哪位?”

麗麗:“爸爸,是我,你們最近幹嗎?”。

清華:“我們都挺好的,麗兒有事嗎?”

不知道是不是爸爸感受到了麗麗的學習壓力還是其他原因,對麗麗的稱呼突然從以前的麗麗到了現在的“麗兒”,聽上去顯得格外溫柔與舒坦。

麗麗:“爸,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