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東晉隱士> 第二百七十八章 想偷懶也太難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八章 想偷懶也太難了 (1 / 3)

喧鬧的一切,隨著那邊王羲之端著酒杯站起來,就戛然而止。

無數人都在等著他的說話,等著一個確切的訊息,王羲之這些年雖然不入京城,但誰都看得出來,他的運籌帷幄, 琅琊王氏不入朝堂,卻遠居一方,蓬勃發展;他王羲之雖縱情山水,兒子們卻各個非同一般。

大兒子王玄之,如今已在會稽聲名赫赫,就等著看什麼時候入京城,那也就是整個北方士族要重回朝堂拿權的時刻。

二兒子王凝之, 以才學甚高而揚名,以行為怪誕而召議,端的一副隱士狂生之態,入京而遠離,入朝而不涉,誰還能說琅琊王氏重權重利?

三兒子王渙之,第一次與人論學,便在江州一夜成名,勝過了許多世家子弟,算是飽學之士了,只不過和他的兩位兄長相比,目前還看不出來王羲之對老三的打算和安排而已。

而琅琊王氏接下來幾年的動作,也是所有人最關注的事情,北方士族如今隨著王謝兩家的合作,和去年對江氏的打擊,已經算是鐵板一塊了,誰都清楚跟著王家走的好處,和背叛的後果, 可以說王羲之如今,雖不任高位, 卻是一言九鼎了。

“各位,今日請大家前來,原因想必都清楚,那就是我王家的喜事兒,伯遠有了孩子,已經是為人父者,我這老頭子,也終於等到能抱孫子的這一天了,實在是喜不自勝,想與各位好友知己,把酒言歡!諸位,請!”

“王大人家中有喜事,我們自然是該上門恭賀,今兒借酒獻情,倒也是一樁美事兒。”和王羲之共事的一位會稽官員笑呵呵地舉杯,開口說道,算是起了個頭兒,眾人一陣恭喜,之後便同舉杯,向著王羲之父子二人祝福。

“各位也知道,”放下杯子,王羲之笑眯眯地繼續說道,“我家裡頭孩子多,又都是些不省心的,如今總算是盼著他們長大了些,不再像以前那樣調皮,伯遠在會稽也任職兩年了,如果未來有機會,能得朝廷相召,到時候還請各位多多幫扶。”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帶上了笑容,不論是如何猜測,如何想象,對於王玄之將來入京,都只是大家所想所念,而如今王羲之的話,才算是蓋棺定論,也就是說,王家確確實實是準備入京了。

而王玄之,就是未來要執掌王家之人,是要帶領北方士族之人了。

王羲之的話聽上去像是個父親在請眾人幫扶兒子,可誰聽不出他的弦外之音?

而這也是眾人所希望的,北方士族在王導王敦兄弟之後,便一直隱忍不發,在朝廷的猜忌和江南士族的打壓之下,這麼多年才算是緩過口氣,而去年江南士族事件頻發,也算是讓大家重新對未來有了更高的期待。

而要入朝局拿權力,就必然是要琅琊王氏走在前頭,只有王玄之入了京,大家才有齊心協力的方向。否則各自為營,又如何是那朝堂諸公的對手?

士族之力廣博而綿長,深遠而涵闊,可太過分散,各家各是各的想法,總要有人來統一使用,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可要有人能做到這一點,那就非王謝而不可為,但如今謝家的幾位,雖比起王家來說,職位更高,且多有軍方之相,然底蘊不足,人脈不足,在朝堂上,始終差了幾分氣候。

謝家頗有賢名的,是老三謝安,可他如今根本不涉朝堂,不入朝局,只是寄情山水之間,莫說是各家士族了,就算是王謝兩家,也非他可以指揮,而謝奕遠在北方邊境,那就更加難以抽身了。

所以,要想重現北方士族當年的輝煌,王玄之就是所有人的心之所向。

“逸少放心,伯遠若是入京,我等自然鼎力相助,絕無二話,這孩子是我們看著長大的,謙虛謹慎,做事穩當,必成大器,我家那幾個不像樣的,到時候一起送入京城,幫不上什麼大忙,總是能為伯遠辦點事的。”

“沒錯,我們北方士族一向共榮共損,若是伯遠要入京,我等自然會傾囊相助。”

王羲之臉上的笑容更濃了些,瞧了一眼王玄之,王玄之便舉杯,朗聲說道:“感謝各位叔伯,今日來為我慶賀,也感謝各位願助我一力,還請滿飲此杯,便當做是我王玄之感謝大家了。”

“好!”

“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