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T也被SSG3:0,就應該想到其實是SSG研究很強,而不是LZ弱。
所以說,打LZ這樣的結果,其實我已經抬高EDG太多了。
這還是在有主角光環的情況下。
寫這場比賽之前,我看了SSG對戰LZ那場3:0不下五遍。
細看只有一遍,粗看的四遍是在扣SSG的視野方面以及各種團戰處理、單帶的小細節,包括兵線運營、研究SSG是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去贏LZ的,LZ各個隊員的站位習慣、Cuzz有時候也會爆種但更容易犯病、BDD的各種衝動以及出色的對線能力,下路Pray的犯病行為等等。
說實話,寫過這麼多聯盟書,我第一次寫的這麼用心。
而且我在寫這場比賽時,基本上都提到了LZ的這些弱點。
我把Mouse的對線能力抬得很高,選出蘭博船長這樣的英雄來應對Khan。
說實話,那一年的Khan,LPL的上單誰也打不過。
LCK也只有一個能對線的,那就是CuVee,當然聯賽內還有一個,Semb要能抗衡,不過KT沒進世界賽,另當別論。
說實話LZ確實倒黴,Khan在那一年那麼猛,但八強就碰到SSG了……只能說LPL的抽籤真的是抽了一個好籤。
隨後我在想,Mouse對上Khan,這種對局該怎麼寫呢?
當時想的時候,我就笑了。
因為我根本想不到,EDG對上LZ,上路這個點該如何處理。
我考慮過讓Mouse特殊情況出現意外,比如什麼手傷,採用緊急替補,讓更年輕的Aodi上場。
當年的Aodi確實是有點東西的,而且也是很有潛力的新人。
只不過,洲際賽的表現確實有點差,有操作但總感覺差點什麼。
後來想了想,Mouse好像有點絕活。
後面大家也看到了,我透過Mouse的英雄池,來拿出蘭博船長這樣出奇的法寶來應對Khan,勉強能打了。
要是給Mouse拿慎之類的英雄,Khan這個單帶根本處理不了。
能處理單帶的只有一點,鐵桶陣以及很強硬的開團能力。
這也是82章的題目為什麼是“學習SSG的打法”。
其次,中路沒太多研究,只有一個結果論:BDD的對線能力很強很強,可以說超過了那一年的Faker,但他打團有些迷。
或者說是操作太過於自信了,導致自信過頭,讓EDG找到了很多次機會。
之前也寫出來過。
Scout在S7的發揮其實還可以,我覺得至少能和BDD在對線上掰掰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