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金錢開路,註冊公司進行的十分順利,都不需要股東操心。
只有宋哲最近煩的要死要活,果園要收穫了,卻找不到足夠的工人。
工錢已經漲到了每天180塊,依然招不到人。
沒辦法啊,城市太小了,就業崗位有限,別說年輕人都跑了,很多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也更願意出去打工。
不管咋說,打工賺的錢都比種地來的多。
更何況今年要直播賣蘋果,不僅收穫需要工人,打包發貨也需要工人。
眼看著收穫的日子越來越近,宋哲急的滿嘴都是泡,整天在各種人才市場轉悠,就是找不到摘蘋果的人。
無奈之下,他只能給張雪嬌打電話,說實在不行,直播賣蘋果的事拖一拖,等全部摘完入庫了再說。
張雪嬌一問才知道他缺人。
吃飯的時候跟林致遠說了一聲,倆人都沒啥好辦法。
缺錢都好說,缺人上哪兒找去?
尤其到了蘋果收穫的季節,大家都要採摘,不光宋哲缺人,別的果園也缺人。
張雪嬌靈機一動,想出個辦法:“老公,要是讓城裡人自己去摘,然後稱斤帶走,行不行?”
林致遠沒這方面的經驗,當即給宋哲打電話,詢問他的意思。
直接就被宋哲給否定了。
用宋哲的話來說,摘蘋果看似簡單,其實需要注意的細節很多。如果採摘不當,很容易造成豐產不豐收,一年等於白乾了。
還說以前有蘋果園這麼幹過,進來採摘的遊客連吃帶糟蹋,最後每家拎著一斤蘋果出來結賬,果農進去一看,滿地都是落下的果子,心疼死了。
更別提有些人生拉硬扯,把掛滿果的樹枝都給扯掉了,明年等於少了一根掛果的樹枝,這損失最後還不是落到了果農頭上?
張雪嬌聽完感觸很深,還跟林致遠嘟囔:“我發現了,人啊,千萬不要外行指導內行,除了讓人笑話,真沒啥用。”
在宋哲的惆悵中,日子一天天往前走,沒想到更大的麻煩來了。
霜降在10月23號,從21號開始下小雨,一點兒停止的跡象都沒有。
到了23號,變成了中到大雨。
城裡很多路面都被淹沒了,有些地勢低的位置,水位甚至都淹到了腰部。
已經到了十月末,晴天最高溫度也不過十五六度而已,雨天只有八九度,冰涼的水不管誰一腳踩進去,都會凍的打個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