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辦公室是個套間。
外面擺著幾套辦公桌椅,三人位的沙發,一張木質茶几,一把茶壺,幾個茶杯。
窗臺附近的辦公桌上放了一個燒水壺。
水泥地面,沒有垃圾紙屑,算挺乾淨的。
莊嘉招呼齊雲坐下,拿起燒水壺出去接水。
齊雲看著牆上的領導人圖片,還有一些宣傳標語,以及政策法規之類的,覺得很新鮮。
她老爸辦公室沒這些東西,只有字畫。
她辦公室更沒有。
莊嘉接水回來,等著水開的空檔,跟她閒聊:“齊總覺得我們這咋樣?”
“挺好的,收拾的很乾淨。”
莊嘉撓撓頭,笑的尷尬:“我是想問問齊總對我們村的看法。”
“也挺好的,我剛看見不少兩層小樓,大門也修的很氣派。”
“那都是在外面賺了錢的。”莊嘉頗有掏心掏肺的架勢:“齊總,如果你願意投資,我去找關係辦理手續,跟村民商量規劃土地,聯絡購買果苗,爭取在上凍前進行秋栽。”
“不是春天種?”
“春栽秋栽都可以,主要是想讓你早點兒看見成果,心裡有數。”
水開了,莊嘉邊說邊拿了兩個茶杯去清洗。
齊雲看著他的背影,問道:“你為什麼會來這裡?”
“啥?”
“你一個高材生,為什麼願意來這裡扶貧?”
莊嘉雙手溼噠噠地握著杯子,想推推眼鏡,又無從下手,只好看著齊雲笑:“理論知識要與實踐相結合,我學了這麼些年,也到了實際應用階段。”
“說說大概產量吧。”
一提到專業知識,莊嘉立刻化身科普達人:“以富士蘋果為例,根據物候期,以及管理水平的不同,蘋果畝產標準為高產六千斤、中產四千斤、低產兩千斤。不過我聽說有些省份,已經達到了八千至一萬斤。”
“如果建成你說的種植基地,你覺得能有多少?”
“這個不好說。”莊嘉挺誠懇:“我之前培育的果樹,數量有限,投入的時間精力卻很多,一般果農沒我的知識儲備,也沒我那麼上心。”
齊雲不禁失笑:“你這樣說可拉不來投資。”
“我說的都是實話。”
“如果請你管理,還負責培訓果農,你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