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兩天,齊雲傳過來訊息,張雪嬌才知道自己被捲進了一場無妄之災。
自從齊雲跟張雪嬌達成合作,每個月交給服裝廠的訂單越來越多,而服裝廠的裝置和員工有限,同時還接了另一家公司的長期訂單,於是只能推掉一些賺錢少的訂單。
恰好同行有個急單,數量不大,款式還麻煩,到處找不到服裝廠願意代工,被人介紹到這邊來了。
可這邊根本騰不出裝置和人手。
最尷尬的是,這個人明明是急單,還不願意多花錢,甚至還沒齊雲正常訂單給的錢多。
服裝廠老闆又不傻,怎麼可能會為了偶然的訂單得罪老客戶?
急單等不得。
這人打聽了一番,得知另一家公司實力雄厚,他惹不起,所以柿子撿軟的捏,找上齊雲,希望她能把訂單往後挪一挪,讓服裝廠先給他代工。
齊雲只覺得莫名其妙。
大家都是做生意的,尤其是服裝生意,都卡著季節賣貨。
上下嘴皮一翻讓別人往後挪一挪,造成的損失誰來承擔?
齊雲拒絕了。
後來的事情齊雲不清楚,直到這次退貨風波。
張雪嬌聽完之後,對齊雲的手段還是挺好奇的。
畢竟網路購物這種事情,想要快速找到背後的黑手真不容易。
不過好奇歸好奇,她清楚自己跟齊雲只是合作關係,最好不要問那麼多。
兩人算了算,加上這兩天退貨的,總共退回來五千多件,按照一件6塊錢的郵費,損失就有3萬多。
這可不是賬面上的3萬多,這是實打實的成本。
張雪嬌主動提出承擔一半,心都在滴血。
齊雲乾脆利索拒絕了,說這事賴她,而且她已經把對方告了。
最後她還說:“我計劃要收購一家服裝廠,被耽擱了,不然哪有這回的事?”
張雪嬌想到齊雲那間小小的公司,心裡再次冒出大大的疑惑,齊雲家裡是不是有礦啊?
這麼能造?
當天下午,尹坤提交了充足的證據,平臺確認這次風波是惡意評價,刪掉了那些差評。
張雪嬌看著重新恢復正常的信譽值,只覺得做生意好難,做人好難。
不僅要跟同行競爭,還要防備暗處的敵人。
為了快速處理掉那些衣服,張雪嬌特意在群裡做宣傳,打著迎國慶的幌子,凡是老客戶買衣服全都打88折。
還特意註明,只要在店裡買過一件衣服,都算是老客戶。
張雪嬌平時很少打折,這訊息一出,店裡的營業額就跟瘋了一樣往上漲。
有些款式甚至賣斷貨,服裝廠在滿足另一家公司訂單的同時,已經在連軸轉,勉強能跟上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