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得到肯定答案,都吁了口氣。
繞路也不是什麼麻煩事,這個早就有心理準備,只是一直薛郎不說話,大家憋著而已。
薛郎回過神來後,跟柳敗城和茉莉花細緻的說了下順著河道看到的情況,和河道周圍的情況。
他說完,柳敗城還在琢磨,茉莉花收起水壺說道:“河道存在的位置需要堅固的環境,要不早就在這裡之前就直接形成斷層了,無法通行就不惦記了,開鑿和順流也不可能,我們就繞道。”
大家都看著她的時候,她接著說道:“這裡雖然是天然形成的地貌,卻也不是沒規律可循。”
薛郎這會也轉頭看向她,不知道她有什麼可行的方案。繞行是肯定的,但是否能繞到基地那裡,很難說。
茉莉花頓了頓,接著說道:“這裡的地貌形成年代久遠,河道的存在也是經歷了無數年。那周圍的水,這麼多年裡應該一直沒改變流向,所以,我們只要順著比較大的洞穴走,用地下河做隱性的參照物,不論走到哪,順著水流的痕跡,總會靠近地下河,也就能靠近基地了,除非地下河到了那之前分叉。”
對啊!
薛郎眼睛一亮。
他擔心的就是這點,地下河,是唯一可以借鑑的座標,沒了地下河的指引,他不知道會不會錯過基地。而指南針,在這已經失去作用,要不,也不用指望河流指引了。而柳敗城的羅盤,到了這裡看不出太遠,方向,有時也出現偏差,似乎,地磁影響的關係。
沒了方向,要是在地下鑽了半月,卻遠離基地,豈不是很耽誤工夫?
就算可以接近地面尋求定位,但那太危險,尤其接近基地,更是不能隨意暴露。但順著水流,隱隱的鎖定地下河的位置,繞道遠點就遠點,起碼不用靠近地面尋求定位了。
柳敗城也點頭同意這個說法,就是怕要繞行很遠了。
三人簡單的商量了下,很快,就鎖定了方案。
薛郎是行動派,他們越早離開基地越好。所以,還是要儘快找到,不管是不是晶體。
決定走,大家休息了幾分鐘,繼續上路,返回,走了千米,繞來繞去,繞出這一片,重新鎖定方向,薛郎打頭,大家繼續在地下洞穴裡穿行。
不找地下河了,他們就沒必要順著有水流的洞穴走了。
所以,雖然更深入了地下,卻走的快了不少。
只是洞穴裡的溫度實在低,雖然不是什麼結冰的溫度,卻因在地下,溫度始終十幾度,要不是連體服的保溫作用,他們這兩天的時間裡,怕是要生病。
不找河流了,薛郎也有意識的挑選乾燥的位置行進。
雖然是地下,可也不是什麼地方都溼漉漉的,有的地方或許是水流已經不經過這裡,或許是巨大岩石支撐的位置中間有孔洞,反正,雖然不是乾燥那種環境,卻也不是站著眼罩都被水氣矇住的潮溼。
這一鑽,並不是漫無目的,就算挑選的地方竟是乾燥點的環境,但水流流過的痕跡,洞中是清晰可變的。就算有的時候根據孔洞要反轉流動,但大體方向還是有的。
所以,他們繞出去了,卻依舊鎖定著千米之外的地下河,始終不是很遠離。
薛郎打頭鑽過一個半人高,三四十米長的通道,進入一個巨大空間的一刻,燈光裡,自己也頓了下。
這裡,有點像天坑,但卻沒有透出去,視線裡,直徑超過了五十米,高度,也要有三十米,一個非常巨大的地方,頭頂,甚至有垂下的樹根,巖壁上也有,倒像個倒掛的森林。
而底下,卻是一個水潭狀的地方,看不到中心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