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天,吳有勝把打穀機的零件,給弄了回來。
村民們則是開始了組裝。
也很簡單,這時候的農民,手藝還算多種多樣,種田是第一要務,其他的砍木頭、削木板什麼的,也算是副業了。
自個兒能動手,就不用請別人幫忙,幫忙的話,也是需要欠人人情的。
花了幾天時間,村民們都把打穀機給安裝了起來。
儘管有些看著不是很平整,有些地方微微凸起來,也沒什麼太大關係,能用就行,不影響最終的使用效果。
............
............
這天早上,村長敲了個破鑼,聲音很是響亮,吳有勝家裡都能聽得見。
“怎麼了?”
“沒事兒,今天開始收割稻穀,村長叔通知大傢伙一聲。”
吳有勝吃了飯,坐著喝杯茶,解釋道。
這時候,還沒怎麼脫離大集體,所以,有些事情,都得統一起來,過幾年,大家習慣了,也就不在意這些,可能早些收割稻子,也可能晚些收割稻子,沒必要這麼統一了。
村長敲了鑼,大家也都拿上了收割稻穀的工具,比如鐮刀和籮筐,以及今年剛買來的打穀機。
打穀機也不重,幾十斤的樣子,兩個人抬著就可以了。
今天可是個重要的日子,關係到整個一年的糧食。
除了老人和幼童,一家人,男女老少齊上陣,臉上都露出了豐收的喜悅心情。
村長等人,則是在各處巡視,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
這也是村長等幹部的責任。
收割稻子,是個體力活。
李光輝一家人,包括父母,還有兩個孩子,一個男孩兒,今年九歲,一個女孩兒,今年十三歲,還有一個二十三歲的弟弟,一共七口人。
李光輝一家人,拿了把鐮刀,彎下腰,把稻杆割下來,一株株的稻杆合攏在一起,能夠用手抓住,就是一把,一把把的稻杆整齊的擺放在成一堆。
等割開了一塊地方,能夠容納打穀機的位置,就分出人來,開始進行脫粒。
李光輝給打穀機的兩邊齒輪,倒了一點兒機油進去,起潤滑和保護的作用,防止齒輪磨損的嚴重。
這些機油,是買零件送的,每套零件,附送一大桶機油,足夠使用好幾年了。
李光輝從旁邊的地上,拿起一把割下來的稻杆,把帶稻粒的一頭,朝著帶齒的滾筒上,腳下用力的踩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