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祠堂邊上,有不少的房屋,有些村民就居住在這邊。
打餈粑也好,黃元米果也好,都需要把米給蒸熟,然後再用力不停的摔打。
區別是,餈粑是用糯米作為主材料,黃元米果是用粳米等製作而成的。
楊玉秀挑著食材去了處理,玲兒和燕子也跟著去看熱鬧去了。
.......
.......
祠堂這邊的構造,是三排連在一起的長長的屋子,前中後,中間都有三四米的空間。
最裡面一排屋子的中間,就是祠堂,而前面兩排屋子中間,也有過道,空間也不小。
村長和一些老人,以及楊老爺子,此時就待在祠堂裡,其餘的人,包括青年男女以及一些婦女孩子,則是在過道上,躲避著風雪。
吳有勝也在。
“小勝,你看起來虛弱了不少啊,是不是夜夜都在造娃,所以把身體給搞的這麼虛脫了?”
有些年輕人,湊在吳有勝身邊,其中,有人見到吳有勝一副有些虛弱的樣子,就不由得開了個玩笑。
“呃,你這麼一說,確實是啊,勝哥,要注意身體。”另一人也是調笑道。
“小勝,聽叔一句勸,辦事得悠著點兒,不能一味的食髓知味,也要懂得節制,要不然,身子骨就會像李元一樣,變得瘦弱不堪的,你可要注意了。”
李元,是村裡的一個二十七八歲的男子,前些年剛娶了媳婦兒,結果呢,每天晚上,都在和媳婦兒開會,最後,整個人變得雙眼無神,身體也瘦的不成樣子,一副虛脫的模樣,病怏怏的。
這時候,李元沒有來,所以,也就能稍微的調侃一下。
“咳,沒有的事,最近我正在練武,跟著家裡的老爺子練武,所以才會這樣。”
吳有勝也沒有生氣,村裡人也沒有什麼惡意,只是開個玩笑罷了。
解釋了後,也不知他們相信還是不相信,反正是沒有繼續開他的玩笑了。
.......
“來了,都別說話了。”
很快,就有人抬著滾燙的蒸熟了的糯米飯,來了這邊。
熱氣升騰而起,還能聞到糯米的香味,很多人都嚥了嚥唾沫。
一群人馬上湊上去,圍成一圈。
打餈粑,就是把蒸熟的糯米飯,放到一個圓形的石槽裡,不斷的用木杵捶打,直至成泥,然後再取出來,揉成圓形的或者方形的,有些有條件的,會撒上一些白糖或者芝麻等,使之更加的香甜可口。
一般來說,這樣的餈粑,能夠儲存十多天左右。
前面的,都是村裡給老人準備的,打好了餈粑,婦女們在一旁用手揉成一個個的雞蛋大小的圓球,再滾上少許的白糖和芝麻,拿著碗裝著,直接分給村裡的老人食用。
接下來,就輪到村裡每家每戶了。
因為今年手裡面都有了點兒餘錢,所以,大多數人也想要今年弄得更加的豐盛,也都各自買了點兒糯米,甭管多少,總得有吧,要不然,其他人家都有,就自家沒有,那這個年,過的可能也會沒滋沒味的,在眾人面前,多多少少會有那麼點兒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