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村裡的糧食都收割完了,統計了一下,比去年的還要少,這可咋辦啊。”
長嘆了口氣,村長說起了今年的糧食減產,愁容滿面的。
雖說田裡的泥鰍能賣出些錢,但他也不確定吳有勝的“親戚”能不能全部收了,萬一收夠了就不要了咋辦,所以一大早就來了,看看公社能不能有辦法。
“爸,我也為這事兒煩著呢。”
“前兩天趙家屯和大河村的隊長也來向我報告,說今年的糧食比去年少,都來找我訴苦。”
“我也沒辦法啊,只能告訴他們說下次去區裡開會時,向領導反應一下,看今年的糧食能不能少交一點。”
說完,遞給村長一支土煙,給點燃上,自己也點了一支菸,吧嗒吧嗒地吞吐著煙氣。
“是啊,大家都很難啊。唉,你說,這咋一年比一年還差呢,也沒個大旱大澇的。”村長皺著眉頭,也沉默了。
其實,兩人多少都明白點,吃大鍋飯嘛,前期大家都積極,可是慢慢地,人的劣根性就會開始凸顯出來。
畢竟都是幹活,有人磨洋工,不下大力氣,結果工分一樣,長久下來,那些老實人也不傻,漸漸地也開始和其他人一樣了。
抽完一支菸,村長收斂了下心裡的怨氣,是對那些“聰明人”的怨憤之氣,要不是他們帶頭耍小聰明,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的,可惜啊,人心是最難懂的。
“老大,俺聽說隔壁省好像實行了什麼‘包產到戶’的政策,這兩年糧食都豐收了。吳小子,考了幾次高考沒考上的那個,你也認識,他跟俺說,咱們這兒也快要下政策了,是不是?”村長說道。
“嗯,上次去區裡開會,領導也說了這個事兒,爸,你看,這還有報紙報導了呢。”
說著,李光權起身,從書桌上翻出報紙,給村長看。
“嗯,不錯,要是咱們這裡也能和他們那裡一樣,就不愁餓肚子了。”
看了一會兒,村長久違的露出了笑容。
“老大,那區裡有沒有說咱們這裡什麼時候能夠實行這項政策呢?”
“上次去區裡開會,領導說了,等今年的秋收完了,再進行這項工作,不能耽誤了今年的糧食。”
“所以等到各村各大隊的糧食收割完了,我就會通知大家來開個會,落實這個事情。”
“那就好啊,只要熬過今年,明年就可以開開心心過個豐收年了。”
“那老大,俺沒事兒就先回去了,不打擾你工作了,還有記得向上面反映一下糧食減產的事,看看能不能要個政策什麼的。”
本來村長還想說一下收泥鰍的事情,想了想還是算了,最後叮囑他不要忘了。
“知道了,爸,您回去慢點兒,騎車小心點。”
“老大,不用送了,俺回去了。”
村長來公社就是為了這兩件事,得到了訊息就回村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