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勝啊,聽人說你花錢買泥鰍,有這事吧?”村長問道
“嗯,叔,沒錯。”
“那你這是怎麼一回事,是要自己吃,還是有什麼路子?你可不能範錯誤啊,可千萬不能幹投機倒把的事。”
“隔壁村的韓家小子,你知道吧,前年就是投機倒把被抓的,現在還沒放出來呢。”
村長勸說著,還舉了個例子,讓他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村長,放心吧。這不我一個城裡親戚說城裡人愛吃這玩意兒,讓我幫忙在農村裡收。有多少收多少,收好了直接給他就行,不用我操心。”
“而且現在政策正在逐漸開放,隔壁省知道吧,前年糟了旱災,後來那邊聽說實行了‘包產到戶’,家家戶戶都有屬於自己的田地,看報紙上說,最近中央領導下發通知了,決定在邊遠山區和貧困地區也實行這一政策。”
“包產到戶?來,你給俺們說說是怎麼一回事?”村長急忙說道。
涉及到村裡人的田地問題,一向都是重大的事情。而且這幾年,村長和會計也發現了,搞大鍋飯集體生產,村裡人的積極性都不高,這也是為什麼大隊的糧食一年不如一年的原因。
而要是自家的田地,不說其他,他們自個都會恨不得當爹媽來伺候,那效率,能不高嗎。
接下來,吳有勝大致講了一下“包產到戶”的緣由以及因為這一政策的推進,隔壁省這兩年糧食大豐收的情況。
聽了他的話,村長和會計兩人沉思了一陣,兩人還吧嗒吧嗒抽上了土煙。
這是一種農村人自己種的煙,曬乾後切成絲,再用郵票大小的煙紙一卷,就成了大部分農村人抽的土煙。直到一二十年後,大部分上了年紀的老人也仍然在抽。
過了一會兒,村長和會計出去商量了一下意見。
回來後村長說道:
“這包產到戶的事兒,明天俺去公社裡打聽一下。”
“還有你收泥鰍這事兒,就以大隊的名義來收,收完再交給你,你再給錢,到時候出了問題大隊來扛著。”
“都是自己人,俺們給你交個底,今年的糧食產量不理想,恐怕大部分人都得餓肚子。這時候你花錢收泥鰍,是幫了村裡的大忙了,俺們也不能讓你娃來擔這個責任。”
“事情就這樣定了,俺們先回去了,下午還有事要忙呢。”
說著,兩人就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