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人要丟到家了。”
王一騰也沒眼看了。
“徐長老這也太草率了,他實打實才二十二歲,縱使天資聰慧,又如何能比那麼多悟道千百年的前輩更淵博?”
曾與徐小天有過故交的蕭忘語也嘆了口氣,他倒是對徐小天印象不錯,不希望見到後者當眾出醜。
更不希望見到天玄仙門受辱。
準確地說,進一步受辱……
論道以開放形式進行,各仙門長老就坐在道臺四周,可以一個一個隨意上臺,也可以一個一個提問,每人至多可以提三個問題。
論道的目的,一是透過交流彼此有更多新的見解,對悟道修行大有裨益。
二是彰顯各自道法精深,給師門長臉。
不過大多數人上臺,論不到幾回合就會被問倒,灰頭土臉地下臺。
能撐得久一點,就算是得道高人了。
“徐晴根的兒子,二十二歲的固本修士?他怎麼也上去了……”
徐小天上臺,也是引來眾人一陣譁然,竊竊私語,非議不息。
太恆子長嘆一聲,卻欲言又止。
與徐小天要論高下的人是樸永真,自然由坐在臺下的他當先起身,表示他要先開口:
“道友年紀輕輕,老夫也不為難你,只問你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何為道?”
眾人一聽,紛紛暗道這樸永真沒懷好意。
道的概念十分寬泛,並非隻字片語就能解釋得清。
別說區區固本修士,就算是在座那麼多得道高人,也未必能把道話說分明。
眾修士對道的理解各有千秋,但很少有切入要點讓眾人都信服的說法。
遑論是讓徐小天這等只有二十二歲的小同志來回答。
倒是徐小天一聽這個問題,心無波瀾,不假思索便脫口而出:
“很好說,很難說,不可說。道可道,常道非常道,不可說道。”
這話一出,眾人深以為然。
確實,就是這個理兒。
道這個東西,是說不清道不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