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山四面環水,景色旖旎,只一條鐵索棧道連通著內外。
因為地勢僻險惡的原因周遭並無多少人類聚集。
滄山派的名稱正是來緣於滄山,當然最初的名字自然不是如此。而且其建立的歷史也才只有數百年時光。
相傳滄山派原本是東方一處大宗長老開僻的別院,然而隨著那大宗門的破落,這處別院也慢慢演變為如今的滄山派。
滄山山腰,這裡以人為之力強行開僻了一片平整空地,滄山派的宗門駐地就修築在此處。
穿過鐵索棧道,又走過一條小徑,映入眼簾的便是八十一層白色石階,石階兩側各是一條引水的水渠,不過在陣法的修整下那水渠更像是從山頂穿石而過的潺潺流水。
石階盡頭就是滄山派的宗門大殿,一十二根立柱明晃晃亮堂堂。
其正中處便是朱漆大門,大門頂端懸著黑色的木製匾額,上面龍飛鳳舞的題著兩個大字——滄山。
自蘇語和陸雲川返回滄山已有月餘時間,張懷洲因為受到妖氣嚴重侵蝕尚且還未從昏迷中恢復過來。
對於當日究竟發生何事眾人一無所知,還是要等待張懷洲醒來。
在此期間蘇語也返回過現實一次,畢竟按照以往經驗,副本會一月一次重新整理。
然而,劇情副本的時間流速似乎遠快於現實時間,蘇語這副本劇情從拜入門派到經歷崎山事件返回,經歷了有二十多天的時間,而在現實中不過才剛剛過去一日有餘。
也就是說在劇情副本中蘇語有著充足的時間提升自己的實力。
後山,
一處偏僻的崖邊,蘇語正在練習著御劍術,這是滄山派除卻練氣術外最為基礎的一項法決。
當然這名為御劍術的法決稱之為御劍術並不妥當,畢竟並不是真的能乘劍御風逍遙天地。
其實這御劍術實為一本細緻操縱體內法力的技巧,作為基礎法決的它多是用來提升普通弟子對法力的掌握。
只不過滄山派多是用劍,這法決修習方式便是以體內法力凝結成飛劍樣式,走的是練氣成絲的道途,不僅可以加深對法力的操縱還可以放出對敵。
刷~
一枚紅色細劍在天空中飛馳而過發出劃破空氣的聲音,這正是蘇語這月餘來修習御劍術的成果。
他對這方面的資質極為突出,像這樣的細劍他已經可以凝出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