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也如那青獅王一般,冥合天地?
「怎會大意?」
一千年,對於寒月散人而言也是頗為漫長的歲月,若非在龍泉尋得師尊,他早已壽終。
而不同於寒月散人,姜俠子這一路可謂是極為順暢,無波無瀾。
「應運之人乃天地冥冥之中求諸於外,用以破劫之人,一旦匯聚,就有超邁天地限制之力。」
前者尋應劫之人,後者,則為他奔波往返諸地,傳播武道為表,立廟為輔。
「這世上能瞞過你我的不多,貧道相信,那最後一位應運之人,怕是早在千年之前就已出世,或許,更早!」
「或許吧……」
這麼漫長的歲月,也足夠他走遍龍泉天地,不止一遍。
兩者不同卻也有著莫大的相似之處,不外乎是針對於劫數的不同應對。而更多的宗門,或傾巢而出尋覓其他應劫之人、或是趁亂去吞併疆域城池,欲取聖地而代之。
楊獄的目光平靜,他能清晰看到包括祝榕烈在內的應劫一仙,沒有絲毫遮掩。
不足千載時,其赫然已集齊了‘上洞位階圖,以及其所需的諸類道果。
其幽深眸光之中似無千萬道氣機隨之而起,縱橫交織間組成了整個天地。楊獄抬頭,望向虛空,星海:
他能感受到來自於‘呂道人「的諸般情報,大劫越深,其所得運數也就越發的磅礴。
其那一口純陽劍,也早已重鑄完成。
千萬裡之外,寒月散人神情微有些變化,遙隔虛空,他只覺那位的輪廓,已與天地沒有了明顯的界限。
而如他一般,李凝陽、祝榕烈、張果等人,也無不都到了四極門前!
楊獄只是點點頭。
「一千年……」
寒月散人的聲音在楊獄耳畔響起:
「還差一個……」
堵,或疏罷了。
「萬仙圖萬載匯聚而成,玄奇造化,破限之機,諸位,當真不來取嗎?」
似如山巔青石,日曬雨淋,一年又一年。